赚麻了
1、阿里系电商公司通过De-SPAC在香港上市
10月30日,由阿里投资的东南亚电商公司Synagistics在香港通过De-SPAC形式成功上市,这是2022港交所设立SPAC机制以来的第一家借壳上市公司。开盘股价20港元/股,当天最高股价50港元/股,截至发稿日,已回落至17.82港元/股。
来源:百度股市通
早在2020年,Synagistics旗下Synagie平台就把电子商务业务就卖给了由阿里、戈壁创投基金及三位创始人共同出资的团体,售价6170万美元。
据招股书显示,2021到2023年期间,Synagistics营收分别为0.86亿新元、1.13亿新元和1.27亿新元,对应毛利率分别为27.6%、27.2%和25.1%。
来源:狮腾控股招标书
并购完成前,阿里就是单一最大股东,三位创始人占股30.6%,戈壁创投与阿里分别持股22.17%、47.22%。
2024年7月1日,汇德收购在港交所提交与Synagistics的并购交易申请,合并后,Synagistics将作为主体于联交所上市。
10月25日,汇德收购在内部股东大会上达成一致,同意收购Synagistics,双方约定于10月30日上午8时完成交割,股份以每手买卖500股进行交易。
收购它的香港汇德收购公司(SPAC),由香港金管局前总裁陈德霖及渣打银行前大中华区主席曾璟璇发起,汇德收购公司于2022年8月在港交所上市,募资约10亿港元。
来源:香港文汇报
上市后,汇德收购改名为狮腾控股。
此次并购交易中,Synagistics的估值约35亿港元,另外从第三方投资者募集到6.01亿港元。并购完成后,新公司估值约50亿港元。
与此同时,戈壁创投基金减持至13%,三位创始人共计持股22.35%,阿里巴巴持股减持至27.89%,仍是单一最大股东。
所谓SPAC,指由发起人成立“现金空壳公司”通过证券市场上市,利用IPO筹集资金,在约定时间内寻找有潜力的目标公司,使其成为上市公司的流程。SPAC适合具有高成长潜力、希望避免复杂监管流程、寻求快速上市及需要资金支持的公司。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Synagistics的收益在东南亚所有的数字商务解决方案平台中,市场占比3%。业务覆盖东南亚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尼以及菲律宾。
东南亚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商市场之一,阿里控股Synagistics是为了扩大其在东南亚的市场渠道和业务布局,Synagistics则试图借助阿里的全球拓展能力,走出东南亚,冲向欧美。
2、从新加坡走出的电商公司
Synagistics成立于2014年的新加坡,由李叙平、戴可欣、李育三位在零售、营销及商业领域有超过15年的创始人组成,主营业务为品牌代运营服务。
公司成立初期,彼时东南亚市场还是Lazada的天下,Shopee刚刚成立,当Synagistics首次推出主营婴幼儿和美容品类的线上零售网站时,Lazada已经实现了10亿美元的GMV。
来源:tmo group
2016年,Synagistics拓宽代运营服务,向品牌提供电商和物流配送服务,同年,阿里投资10亿美元控股Lazada,布局东南亚电商业务。
2017年,Synagistics进军马来西亚市场,阿里继续向Lazada增资10亿美元,占股83%。
2018年,Synagistics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市值7100万美元,2年后,阿里联合戈壁创投,实现了对Synagistics近68%的股权控制。
与Lazada、Shopee不同,Synagistics采取的是品牌代运营路线,主营D2B和D2C两种模式。D2B为品牌提供全面的电商解决方案,包括线上店铺运营、供应链和履约、质检售后、数据分析等;D2C指平台向品牌方购买产品,再通过自己或第三方平台销售给C端消费者。
目前,Synagistics服务品牌超600个,一半以上是国际品牌,包括三星、耐克、雅诗兰黛、Lululemon等,品类涵盖时尚服装、高端美容保健以及高端生活方式。
同时Synagistics与东南亚几乎所有主要数字商务渠道都有建立合作关系,包括Lazada、Shopee、TikTok Shop等一线电商平台都是它的客户。阿里看中了Synagistics的品牌及其本地化的运营服务。投资Synagistics,一部分原因是希望借助其本地化服务来推动Lazada的发展,从而持续加强阿里在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
有意思的是,尽管Synagistics一直声称自己是一家代运营公司,D2C的线上零售收入却占到公司营收的80%,单Lazada这一个营销渠道,就贡献了超80%的零售收入。
零售收入比例高利润薄,这不仅是Synagistics的困扰,整个东南亚市场的代运营公司,都是如此。线上零售的毛利率仅13.8%,远低于代运营70%的毛利率。
尽管过去三年,Synagistics的大客户收入从760万新元增长至1470万新元。但公司净亏损仍在扩大。从2021年到2023年,分别是1101.2万、1312.7万和1731.0万新元。到2023年年底,公司现金仅剩约1300万新币(7200人民币)。
此次上市,为公司注入了急需的资金,约15亿港元(2.55亿新币)。
3、全球化,多领域布局
最近,阿里的日子不好过。核心电商业务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史上最大组织架构(1+6+N)调整、主动放缓阿里云、菜鸟、盒马的上市计划......
以吴泳铭为代表的新一代管理层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包括确立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把电商和云列为核心业务;退出17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派发股息40亿元提升股东回报等。
目前,阿里及旗下上市公司包括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健康、阿里影业、高鑫零售、狮腾控股等。覆盖了电商、云服务、物流、本地生活、大文娱、健康、新零售、跨境电商等多领域。
来源:柒闻网
根据阿里财报显示,2025Q1(截至2024年6月30日)收入2432.36亿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240.22亿,同比下降27%。
从业务板块来看,核心业务淘天集团收入1133.73亿,同比下降1%,云智能集团,同比增长6%,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同比增长32%,菜鸟集团同比增长16%,本地生活集团,同比增长12%,大文娱集团同比增长4%,其他业务同比增长3%。
来源:阿里巴巴官网
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包括海外跨境平台以及国内进出口平台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国际旗下B2C零售平台收入同比增长56%,包括速卖通、Lazada、Trendyol和Daraz等跨境平台,其中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速卖通。
去年3月,速卖通推出Choice服务,采取全托管模式运作,主打高性价比产品,并联合菜鸟,在20多个市场推出免运费、免退货服务,上线一年,choice订单占比超过速卖通总订单的70%。
来源:阿里足迹
速卖通将每月1-3日定为Choice Day,带有Choice标签的商品可享受一系列折扣优惠,部分地区实现最快5日达。
与此同时,其他区域跨境平台情况也在陆续向好,今年7月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扭亏为盈,实现盈利;土耳其及中东电商平台Trendyol在第一季度,订单增长46%,第二季度继续实现两位数订单增长,目前正积极扩张海湾地区市场;南亚电商平台Daraz虽然还未盈利,但超5亿人口的南亚市场潜力仍被看好。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表示,淘宝天猫,在未来三年内,将以“用户为先”,坚持做消费分级;阿里云将坚持“AI驱动、公共云优先”。未来,阿里云将坚持做好两件事:一是打造“AI时代最开放的云”,为全行业提供稳定高效的AI基础设施;二是创建开放繁荣的AI生态。
来源:阿里足迹
同时阿里公布第一批战略级创新业务—1688,闲鱼,钉钉,夸克将以独立子公司方式运营,将以3-5年为周期持续投入。
狮腾控股成功上市,标志着阿里对资本市场的一次创新尝试,也向市场传达出阿里坚定不移实现全球化战略的决心。今年以来,阿里斥资近100亿美元,回购股份超10亿股,充分展示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在面对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兴电商快速增长,国内电商市场流量见顶的当下,阿里仍在主动求变,寻找新的增长可能性。
正如阿里对股东的信中写道:“阿里巴巴永远关注未来。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我们将视自己为一家初创企业,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初心,以创业的精神持续创新。”
那个“让天下没有难做生意”的阿里,似乎正在归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阿里又拿下一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