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今晚与您分享作者李阳忠的《造房子》。
几十年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一个房子是常有的事。无论时空如何改变,无论是一个小小的民宿,还是一个五星级宾馆或酒店,也就是住一个晚上或者几个晚上,没有太多令人怀念、难以忘却的地方。民宿也好,宾馆、酒店也罢,仅仅是人们马不停蹄地向前行走的一个驿站。
房子,是孩提时代所堆的积木,是青年时期的渴望之一,也是一生之中必不可少的住所,生存发展的据点。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散落在茫茫人海之中,没有房子,就没有尊严和担当,就没有温馨和幸福。就像一叶浮萍,只贪恋水的余温,风的约定,没有根,心是空的。在任何年代,房子,都是安家立命之本。
多年前,在谢本书先生编撰的《昆明城市史》中了解到,人类居住文化从原始时代到现代,从无居到定居,从洞穴到建筑,从单居到群居,再到后来附加绘画、雕刻、装饰艺术,就是一部人类发展史。查阅相关资料,“穴居”和“巢居”是人类最初的主要居住方式,北方以“穴居”为主,南方则以“巢居”为主。大约50万年前,古猿人就离开丛林,住在天然的岩洞里,以洞穴为家。而在滇东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直到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方式才从迁徙不定的游牧转化为固定的“穴居”,有“过山洞”“野猫洞”“两合岩”等文化遗址为证。在彝族始祖起源的神话里,太古时代,其始祖阿槎住在地穴,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也有“巢居”的,彝族古籍《查姆》记载“岩居穴处,架木为巢”。“巢居”,多为西南少数民族过去的居住方式。
自春秋到唐宋时期,滇东北境内一直存在两种生存方式,一为游牧,一为农耕。秦汉时期开始设置郡县,先民们才真正开始建造简易房屋,离开那个地为床、天为被的漫长岁月。现在,我们很难想象那个时期建造的房子到底长什么模样,就算是明代的天梯古城,那些聚族而居的村落,我们也无法想象。只有那些以姓氏、房屋命名的地名,比如木家营盘、李孙沟、赵家湾子、长房子、转角楼等,一直流传到现在。沧海桑田,不过百年。目前能够见到的老照片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旅行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W.E.盖洛(William Edgar Geil)拍摄的盐津老鸦滩附近的寺庙、戏台、茶屋、鲁甸大水井石牌坊及古城的黑神庙、魁星阁、恩波楼等,照片上,茶屋、民居显得十分简陋、破旧,诗意地粘贴在半山腰的小路旁,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沧桑感,而城市部分建筑则造型美观,工艺考究,飞檐翘角,极为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简介:
李阳忠,云南昭通人,笔名,草原格桑花。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昭通市作协会员。1983年始在《云南日报·副刊》发表散文,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都市时报》《昭通文学》《昭通作家》及中国作家网、西部文学微杂志等。发表散文、诗歌约66万多字,部分作品入选《洋芋帝国》《苹果之城》等文集。
文章来源:
中国作家网“本周之星”。
“本周之星”是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的重点栏目,每天经由一审和二审从海量的原创作者来稿中选取每日8篇“重点推荐”作品,每周再从中选取“一周精选”作品,最后结合“一周精选”和每位编辑老师的个人推荐从中选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发推荐语和朗诵,在中国作家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共同推介。“本周之星”的评选以作品质量为主,同时参考本作者在网站发表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涵盖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是对一个写作者总体水平的考量。(栏目主持:邓洁舲)
朗读者:时光,有声广角主播,本栏目音频由品读有声工作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