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3日讯 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全景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山东卫视在国庆期间推出了五集4K超高清纪录片《微山湖》。该纪录片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和济宁市委宣传部共同出品,展现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通过生态治理、修复和保护后,微山湖呈现出的湖水澄碧、水鸟翩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画卷,以及湖区人民通过现代化生态渔业绘制出的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图景。
今天起,闪电新闻将陆续推出纪录片《微山湖》创作手记,今天推出第一期。
顺流或逆流 都是逐梦之流
(纪录片《微山湖》执行总导演 张静)
2024年7月26日,暴雨。
凌晨4点钟,曲阜师范大学青头潜鸭监测与研究中心的高晓冬给我发来微信,问“这么大的雨,你们还拍吗?”。我回答“哪怕下刀子,你去,我们就去。”
这一天,本是他满心欢喜去查看青头潜鸭孵化结果的日子,也是我满心期待可以拍到这个故事happy ending的日子。结果却是,孵化失败。
暴雨中,他坐在船头沉默不语,我蹲在船尾欲哭无泪。
万物生长各有其道,这就是大自然的法则。
图为高晓冬在雨中查看孵化失败的卵
高晓冬不懂我们为什么要“没苦硬吃”搞野外拍摄,我们不理解他为什么钟情于研究“一只鸭子”。他只是我们找到的四十多个人物中的一个,而大自然给我们的下马威,却不只这一回。
图为微山湖
一个初衷:要为谁而拍?
2023年9月底,我刚刚从考古纪录片《大汶口》“解脱”出来,就被总导演“发配”到了微山湖上。初到微山湖,感觉“天都塌了”。
广义上的微山湖,实际上是指南四湖,即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湖泊组成的中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是一片狭长水域,南北长120多千米。这么大的湖,四季美景、物产丰富,看上去处处可以拍,可又不知道该拍什么。究竟应该以什么为重点?
从策划开始,总导演就提出了“要拍摄一个不一样的微山湖”的总目标。什么才能代表不一样的微山湖?我们也时常思考,这个片子是为谁而拍的呢?我们要赞美的是什么呢?它仅仅是一个宣传任务吗?经过一次次前采,摄制组找到了初衷:为湖区人民拍,要赞美微山湖的人。
是的,拍最普通的人,讲最平凡的事。不用钩沉历史,也可以告诉观众,这里的大运河,有着跨越千年的雄浑身姿;不用炫耀手段,也可以展现给观众,这里的万千生灵,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不用宏大叙事,也可以讲清楚,这片水乡泽国,湖广人勤,生生不息的秘密就在于敬畏自然,改造自然,无论顺流或是逆流,这里的人都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不懈努力。
图为微山湖上的大运河
摄制组最终从四十多个备选人物中选出了十八个普通人。他们没有一个人夺目耀眼,但都可以代表微山湖人民的形象与品格,代表不一样的微山湖。例如一年三百多天漂在运河上的赵有军夫妇、在渭河小学任教40年的金厚芹、连续17年每天投递70多千米水上邮路的邮递员王少朋、偷偷替父母捡鸭蛋的小陈、品质不好价格再高也坚持不卖的养蟹人史业泉……四季在湖上,冷暖在人间。他们随风浪沉浮,与微山湖相依相生,不惧艰辛,坦然面对一粥一饭。
图为王少朋和他孤独的邮路
德国电影大师维姆·文德斯谈到他执导的《完美的日子》时说,“日常故事是唯一永恒的故事”。当我们在冬季的藕塘边,拍摄张辉夫妇吃饭的场景时,穿着花棉袄的妻子,憨厚的丈夫,絮叨着今天的收成,摄像机监视器里只有一对平凡夫妻普通的一餐,耳边只有风吹芦苇的沙沙声,那一刻,我想,这不就是最完美的日子吗?
图为张辉夫妇在藕塘边吃午饭
一个难题:该怎么靠近?
整部片子,至少有90%的内容是要在水上完成。望水兴叹,是摄制组遇到的最大难题。
湖区的渔民仿佛天生就具有搏击风浪的能力,在水上行动自如,而摄制组一到湖上,就失去了自理能力,更不要谈拍摄能力。鱼塘、藕塘、虾池的拍摄算最简单的,只需要多腾挪几趟机位,多上下几次船就行。摄像们笑称:“没在同一条船上摔倒至少两次的摄像不是好摄像。”
图为摄像在蟹塘拍摄
台里其他野外拍摄的片子珠玉在前,我们不敢说拍摄多辛苦,只是为了靠近拍摄目标费了很多脑筋。微山湖的大型鸟类不多,冬季鸟类大规模出现的地点要么是在离岸遥远的大湖面上,通常快艇单程约40分钟,要么隐藏在湿地深处的芦苇丛里。
到湖上去,当地人的说法叫“下湖”。从坐上船的那一刻,双腿基本派不上用场了,直到上岸。因为路途遥远,要节省时间成本和船费,只要一下湖,中途不返航,这对摄制组“唯二”的两位女导演来说最不友好,因为无法去厕所,这倒是好解决,一天不喝水就行。但是,船靠近鸟群就会惊扰到它们,而且船停下后哪怕是扎在水里,也会晃动,三脚架基本是废铁一块。在无数次气馁之后,在无数个“馊主意”都不灵光之后,摄制组自制了一个“床垫子”——充气浮台。从一开始轮流进行人工打气到后来买了电动气泵,从一开始不懂如何伪装到摄像穿着吉利服乘“床”下湖,在一次次实践中摄制组摸索出了如何靠近拍摄对象的方法。
必须要说的是,最初拍下这些工作照或视频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冬季,湖边温度经常零下十几度,电动马达的电量掉电很快,只够单程使用,返航的时候他们经常需要手动划桨半个多小时才能回来,这些小河道里偶尔会有渔民的船经过,如避让不及,充气浮台很容易被波浪掀翻,因此,只要无人机还可以达到拍摄距离,我们通常会升起无人机远远地监控着,一旦出现意外马上寻求救援。
一种取舍:选何种滋味?
如果纪录片有浓淡,那《微山湖》一定是我们团队近几年来最“淡”的一次实践。
拖队的赵老板登船时,主动抱了前来送行的女儿,这个饱经风霜的汉子抹着眼泪满心不舍,但我们删掉了;微山岛开饭店的宗西振师傅,忙碌一天之后为自己即将离家的儿子做了送别晚餐,儿子突然拿出来一双鞋送给他,说,“从前你总是穿我穿不下了的鞋,我就想着等我能赚钱了一定给你买双鞋”,宗师傅穿着新鞋高兴得合不拢嘴,但我们删掉了;邮递员王少朋坚持十年帮扶岛上的留守老人,与他们聊天、给他们送衣送药,但我们同样删掉了……
这些被删掉的场景都没有预先安排的剧本,摄制组也不曾要求他们这样或那样,能够捕捉到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状态,这就是跟拍的魅力。但浓烈的情绪不一定有助于主题的展开,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也能达到极致的浪漫。例如饲养麻鸭的陈姓夫妇夜间捡拾鸭蛋时,一句交流都没有,有的只是妻子给丈夫递了一条毛巾,以及夫妻二人共喝一瓶水的两个长镜头;爱湖村的老木匠史有贵决心用微缩船模的形式把即将消失的渔船复刻出来,摄制组也只是拍了一组他划船在湖上的镜头,淡淡地处理一位老人对渔船的情感。
图为饲养麻鸭的陈姓夫妇
图为史有贵划船在湖上
一年来,摄制组就是这样记录了微山湖人的平凡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奋斗与梦想、别离与团聚,都是我们要探索的生活之美。
第一个宣传片出炉后,我发给了一位大学同学,她是微山人。四分钟后,我收到的反馈是一个反问句——“这是微山湖?”
可这确实是微山湖,也是我们想做成的微山湖。它不是只有微山岛,也不是只有土琵琶,这里生态良好、钟灵毓秀,这里日出斗金,这里的人朴素但有力量。
一年来,摄制组在湖区有过各种遭遇。连续遇到大雾无法拍摄、集体乙流、等了一年的雪景拍完时无人机掉进湖里……可我们的微信群名字叫“微山湖是湖也是福”,我们坚信,在这片水域,无论顺流,或是逆流,都是我们的逐梦之流。
闪电新闻记者 张静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