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6日讯 海岱蕴齐鲁、冠带系中华。山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境内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周三代以降文化,构成文化谱系完整、文脉传承、高潮迭起的发展链条,成为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佐证。溯源历史、寻脉中华,山东不断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延伸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轴线。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山东叩问来路、步履不停,以典籍汇千载之思,近年来出版了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大型文献《齐鲁文库》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让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立起新时代“文化泰山”。
文化的价值需要由人民来评判;文化“两创”的成果,也要由人民共享。2023年,“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推介活动来到北京,向世界介绍齐鲁大地郁郁乎文的深厚人文风韵、岱青海蓝的壮阔山海风情、追求卓越的独到匠心风格、和合共生的开放合作风尚。这一年,山东旅游市场全面恢复,博物馆、美术馆观展人数再创新高,文化在真切可感的具体体验中传承着、发展着。如山东博物馆的“显眼包”、青州博物馆的“状元卷”、淄博的中国陶瓷琉璃馆等,在社交媒体上掀起打卡互动的热潮,创新设计的文创产品“丝滑”融入当代生活。
与此同时,2023年,山东城市书房数量翻一番,用满城书香见证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的提升。而在乡村,文化惠民“多点开花”。如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经验全国推广,小戏创演让传统剧团有了更多“用武之地”,“群众演给群众看”的创演模式演出了老百姓的身边事、释放出老百姓的文艺天赋、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公众投去的专注目光,能够让传统文化长出新的“血肉”,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山东主动找寻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神不断延续,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今年,“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工作,也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不断传承、创新、发展着的齐鲁文化,还将在中华文明绵延的脉络上、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绽开一路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