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网12月18日讯 近些天来,北京经历一波暴雪天气,驾车出行的安全问题变得关注度很高。借此契机,大众汽车“ID. GO安全实验室”系列活动首站于北京正式拉开帷幕。正所谓“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安全才是每一个交通参与者也是每一个车企所最需要关注的要素。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汽车品牌,大众汽车近些年来一直走在新能源转型的行业前沿,同时对于新能源电动车的安全也是尤为关注。
在本次大众汽车“ID. GO安全实验室”活动上,大众汽车ID.家族通过此次活动深入展示在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和电池安全等方面的实力。通过精心的产品技术讲解和互动探索,让更多用户了解到了大众汽车在安全领域的付出和硬实力。
主动安全降低驾乘风险
所主动安全系统,是指在车辆发生危险前,主动进行探索、规避的一套安全系统。在本次ID. GO安全实验室内,大众汽车就为我们着重介绍了目前大众汽车应用在ID.家族上的多款主动安全配置。
首先登场的是ID.家族搭载的IQ. Drive智驾管家,包括Travel Assist全速域驾驶辅助系统、Front Assist前部安全系统等各项功能能够帮助驾驶者实现多种驾驶辅助功能,同时及时探索车辆周围所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及时规避风险。
这套IQ. Drive智驾管家拥有毫米波雷达、鱼眼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多个感知硬件组合。在全新推出的ID.7车型上可以实现包括ACC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打灯变道、紧急制动等L2级辅助驾驶功能。值得关注的是,ID.7车型上配备的紧急辅助功能,当驾驶辅助功能启动后驾驶员如果长时间不握持方向盘,这套系统先会通过提示音和灯光来提醒驾驶员握住方向盘,两次提醒后驾驶员依然没有动作则通过轻微点刹的方式来提醒,如果这样驾驶员还没能恢复驾驶,那么车辆将会打开双闪缓慢刹停并解锁车门,同时通过SOS紧急呼叫功能主动联络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则会及时联系120或122等急救部门救援车主,给与车主第一时间的安全呵护。
除了这套IQ. Drive智驾管家外,大众汽车全新的AR-HUD抬头显示功能还能将导航信息、路面状况、前车距离等更多驾驶工况投射在HUD显示器上,让驾驶者随时了解周围的驾驶环境。在大灯科技上,大众汽车研发了IQ. Light 智慧矩阵式大灯,这套大灯组可以根据驾驶环境和路况的变化,智能调节灯光的亮度、角度和灯光分布。在时速 65 km/h以上时,可自动调节远光分布防止晃到其他车辆,针对这一功能,现场也进行了演示。
被动安全防患于未然
主动安全以探知和预防为主,被动安全则是发生危险后实实在在的保护措施。这次大众汽车为我们展示了包括在安全带、车身结构以及碰撞传感器上的所付出的努力。
首先就是在安全带上,ID.7车型配备了双燃爆装置的三点式安全带,在危险发生的一刻,双燃爆装置启动,可以更好的将驾乘人员固定在座椅上,防止出现人员从安全带下方滑落的风险。
其次就是ID.7的车身结构进行了安全优化,新车在关键部位上采用了抗拉强度约 2,000 兆帕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同时在侧面采用了高强度的吕字形横梁以及车身下侧门槛内的特殊铝制型材,这也让ID.7在E-NCAP、C-NCAP等所有安全碰撞测试中均取得了G的好成绩。由于ID.7在车身上布局了多个安全碰撞传感器和吸能装置,在发生碰撞后可以更好确保车身结构的稳定以及车门可以及时打开,为后续的救援工作保驾护航。
电池安全是重中之重
最后ID.家族作为纯电动汽车车系,动力电池的安全更是尤为引人关注。
在此次活动上,大众汽车为我们展示了ID.7上所搭载的巧克力式的电池模块化电池包。为了能够达到更加优秀的密封性,ID.7的巧克力模组电池包采用精密的防腐蚀设计,通过密封圈、液体密封胶和蜡为电池包提供三重防护,让电池包达到 IPX8 和 IP6K9K 级别的防尘和防水标准。
为了进一步提升整个电池包的物理保护,ID.家族的电池包采用了铝合金电池包下壳体的蜂窝设计,并且采用结合型材横梁及纵梁的焊接形式,既保障了电池包的高强度,也使得电池包兼备轻量化和高能量密度的特点,让整个电池包在安全和续航上达到了平衡。此外,这块电池包的底部采用了一体冲压成形的高强度铝质护板,保护电池包免受路面坑洼磕碰、以及碎石的冲击。
与此同时,为了让用户的用着安心,ID.家族车型的动力电池作为核心部件提供了 8 年 /16 万公里电池质保服务。
在汽车电动化转型中,大众汽车高度重视用户的用车安全体验,“ID. GO安全实验室”活动的举办不仅让用户更加了解大众在安全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同时也体现出作为一家历史悠久车企的制造底蕴和研发实力。
大众汽车“ID. GO安全实验室”北京站将于12月16日和17日在通盈中心面向公众开放。活动也将于12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万象城以及12月29日至31日在广州天德广场举行。欢迎届时莅临活动现场,近距离体验大众汽车ID.家族的安全科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安全至上:探索“ID. GO安全实验室”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