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 月 27 日上午,我国著名的烧创伤外科专家、烧创伤军事医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原解放军总医院第三〇四临床部专家组组长,盛志勇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 103 岁。
盛志勇院士终身致力于烧创伤医学事业,带领团队在烧伤领域以及急危重症医学科研创造了多个「第一」。
建成全国第一家「皮库」,他救治的患者被誉为「中国奇迹」
上世纪 80 年代,盛志勇院士曾救治一名全身「焦黑如木炭」的烧伤患者,被称为「中国奇迹」。
机房意外起火,患者入院诊断为全身 95% 面积烧伤,其中三度烧伤面积达 90%,伴重度呼吸道损伤......在当时,有人表示这样的烧伤患者「在美国都只能放弃治疗」,救治难度可见一斑。
大半年时间里,盛志勇院士吃住都在医院;在最佳救治的窗口期,盛志勇蹲在病人的床边观察病人的尿量和颜色,叮嘱护士记录各种数据变化。
将患者从生死关头拉回后,盛志勇还力保美观。他为病人先后进行了 38 次植皮和整形手术,取病人头皮移植多达 30 余次。出院后,团队还坚持了 20 年的追踪治疗:患者几乎失去十指的双手,功能逐渐恢复,能包饺子、钩编织品、打乒乓球。
这一病例在当时的国际烧伤会议上分享时,被国际专家称为「发生在中国的人间奇迹」。
在当时,烧伤患者治疗的一大难题是皮肤移植:获取不易,保存更加困难。盛志勇教授提出了大胆的想法:把平时搜集到的异体皮肤保存起来,需要时再拿出来使用。
为了实现异体皮肤的完好保存,从 1972 年开始,盛志勇教授和同事一起前往北京北郊农场学习人工储存精液的经验,到中国科学院低温研究所请教怎样在低温环境下保持皮肤组织的活力。
取皮、消毒、加工、降温、复温、筛选配置抗冻液......每一道工序重复上百次实验,盛志勇教授与同伴最终研究出用液氮储存皮肤的玻璃化储存方法,并建成了当时全国第一家、亚洲最大的低温异体皮库。
为了攻克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盛志勇带着团队把床搭在实验室,养上 800 多只小白鼠反复试验。最终,团队提出创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防治的关键节点,让大面积烧创伤病人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由 17.3% 下降到 6.9%,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由 87.5% 下降到 40%。
他所在的团队在烧伤脓毒症和多器官障碍综合征的防治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并成为业界标准,总烧伤治愈率达到 98%,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心脏装有 5 个支架,92 岁还在给学生改论文
作为我国烧伤和创伤医学主要开拓者之一,盛志勇院士在 62 岁时临危受命,创立全军第一个创伤外科中心,同时成立了全军第一、全国第二的综合性 ICU。
38 摄氏度的手术室高温之下,一年平均手术上百台,对于盛志勇院士来说,持续十几个小时的手术是常事。
「我五六十岁时就戴上了糖尿病帽子,还曾做过疝气修补手术、胆囊切除手术,但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病人。」
在台上拿着手术刀的他,心脏里还放了 5 个支架。
「只要还在这个世界上,就要永远把治病救人当做不变的追求。」
学术研究严谨之外,盛志勇院士对于国内烧伤领域人才的培养也十分严格。
92 岁高龄时,盛志勇院士每晚睡 6 个小时,早上醒后就开始为学生修改、润色文章。
「国内关于烧伤专业的杂志因为发行不够,被引用的也有限,所以影响因子不高。要想让学科保持年轻态,像《柳叶刀》杂志一样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地位。我们国家的许多专业文章要走出去,但是因为医学英语与中文毕竟不一样,我也尽量发挥一些余热,为年轻人的论文英语摘要润润色。」
在电脑尚未普及的时代,盛志勇院士用一架英文打字机,逐字逐句修改学生的文章,有的需修改 3 遍以上,直到满意为止。
「当年,我第一次用英语写论文,写得很艰苦,没有电脑,就一台打字机,像和尚坐禅敲木鱼似的,一天到晚嗒嗒地敲。」
现任解放军总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的姚咏明教授,是盛志勇院士的学生之一:「每敲出一篇就交给盛老来改,200 多页,他都逐句逐段地反复修改……」
盛志勇院士先后培养了王正国、付小兵两位院士和朱兆明、郭振荣、柴家科等一批知名专家。他还用科研获得的全部奖金设立「盛志勇医学奖」等基金,每年奖励医院有突出贡献的医疗工作者。
「我国烧伤研治领域后继有人,是我最感欣慰之事。」盛志勇院士如是说。
作为中国创伤外科和烧伤外科的奠基人之一,盛志勇院士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烧伤外科学会主委、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国际烧伤学会资深委员及 Burns 杂志编委等。 主编和撰写专著 27 部,发表学术论文 880 余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策划:sysoon|监制:z_popeye、carollero、gyouza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著名医学专家盛志勇院士因病逝世,曾培养多名院士、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