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Y-生活与科技

你创作的,就是头条
一起分享生活指南
首页 > 科技

美团下狠手,三个月清退3万商家

1、美团开始大规模整顿虚假门店

“销量超过一万单的不要点”“没有实体门店照片的不要点”“名字里有点或者杠的不要点”……

在社交媒体上,常常能看到网友们分享自己的点外卖“心得”。尽管其中提到的很多并不准确,但也足以反映出消费者对于餐饮外卖的疑虑。

尤其是近年来涌现出的“纯外卖店”,甚至是“影子店铺”等,背后的商家可能存在资质不全或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相关问题——“民以食为天”,消费者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而对于此类现象,外卖平台也非常重视,并加大了整治力度。

日前,美团外卖披露的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平台联动全国各地警方打击外卖代开店黑灰产,已成功破获案件24起,100余名犯罪嫌疑人被捕。

所谓的“外卖代开店”,主要是指有人专门通过套用或伪造证照,帮助违规外卖店铺绕过外卖平台的规章制度顺利开张,甚至在地图上随意指定位置。

比如有报道显示,江苏南京的邱某在某电商平台开店,专门为商家办理虚假营业执照等证件,并帮助超1500家店铺绕开审查在外卖平台上线,非法牟利100多万元。在平台协助下,邱某因涉嫌伪造国家公文印章罪,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据悉,针对新上线的外卖门店,美团外卖的一线业务员还会到店核验,确保注册地址与实际的一致。比如今年1月,有某蛋糕店上线美团平台,2月业务员实地核查却发现是“幽灵门店”,当即就将店铺下架。

美团开展虚假门店专项治理 来源:美团商家中心

除了一线业务员实地走访以外,美团外卖如今还在不断优化机制、升级技术,研发入网经营商家电子档案系统,采取入网审查、在线监测以及重点专项治理一系列举措,严格审核商家资质,及时处置并下线违规商家。

比如通过OCR图片识别系统,美团可以对商家在后台上传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符合属地要求的登记备案凭证等照片进行自动识别和记录,而后再通过入网经营商家电子档案系统对资质证照进行校验,最后还有品控团队进行人工核验。

据悉,因门店资质问题,近3个月以来已经有近3万商家被美团在日常巡检中发现并清退。

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平台会联合监管部门进行常态化打击;另一方面,平台将不断完善审核技术和流程,制度性保障商家经营合规,最终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正常的外卖市场秩序。”

2、“影子店铺”屡禁不止,揭秘外卖灰色产业

今年以来,“影子门店”“幽灵外卖”等“黑灰产”被多次曝光,引发了广泛关注。

比如3月初,知名湘菜品牌“费大厨”发文,呼吁消费者不要点自家的“外卖”。

起因是费大厨从去年11月就全面关停了外卖,今年却发现很多外卖平台出现了各种代购店,所以才出面澄清,提醒大家这些店铺与费大厨毫无关系,谨防上当。

费大厨公告 来源:费大厨公众号

对比发现,这些代购的菜品普遍比原价高出10-30元,最高的甚至能有超百元的溢价。商家一般还会在店铺内注明:本店仅提供第三方购买配送服务,一切商业行为与门店(品牌)无关。

但他们以所谓“代购店”的形式绕开平台监管入驻,却没有得到品牌商家的授权,很大程度上容易存在隐患。比如出现消费者吃坏肚子,却不知道找谁追究责任等情况。

而相比之下,这些代购店至少还会注明自己与品牌门店无关,外卖平台上存在的各种“山寨店”则更加猖獗。

3月中旬,据《青年报》报道,上海国际饭店的蝴蝶酥爆火后,外卖平台上出现了不少打着国际饭店蝴蝶酥(某某店)旗号的商家。他们所售卖的蝴蝶酥不仅溢价严重,而且保质期和真实性也存疑。

而当记者实地探访后发现,这些门店都处在犄角旮旯的位置,只能算是一个“配送站”,并非所谓的国际饭店。

国际饭店的“山寨店” 来源:青年报

国际饭店方面则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入驻过外卖平台,不在店内购买的都无法保证是正品。

从这些外卖店铺所提供的资质信息来看,他们的营业执照有显示是贸易公司、餐饮管理公司,甚至还有网络科技公司,有些还未提供食品经营许可证。

此类店铺本质上可能更像是“黄牛”或“代购”,也同样无法保证食品安全,且对品牌商家产生了侵权。

而通过平台上的用户评价也能看出,这些店铺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差评如潮,非常影响用户体验。

此外,前不久“暴雷”的熊猫不走蛋糕,其过去被曝光的“影子门店”问题也被挖了出来。

由于其主要是O2O模式,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所以并没有真正的实体门店。一般都是中央厨房做好蛋糕以后送到各区域的配送点,再由员工配送到顾客指定的地点。

但是为了“充人气”,熊猫不走将很多不存在的门店地址上传到了外卖平台上,被曝光后曾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还有像是去年被曝光的“外卖照骗”现象。有些做“纯外卖店”的商家知道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有线下门店的店铺,因而会专门摆拍虚假的门店照片。

据媒体曝光,一家门店只需要换一个招牌,就可以摇身一变成另外一家外卖店铺的“门店”……

像这样“图片与实物不符”的情况,在餐饮外卖领域并不少见。而在这背后,更是已经催生出了各种代开门店、代PS营业执照、代PS门店实景的成熟产业链。

可以看到,这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影子店铺”“幽灵外卖”等,很多都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也影响到了平台生态。

如今美团等平台已经开始加强监管、联合警方进行打击,保护了合规经营商家的利益,更迈出了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3、打击外卖“黑灰产”,平台当仁不让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5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2338 万人,占网民整体的49.9%。

网上外卖用户规模 来源:CNNIC

外卖在网民中接近50%的渗透率并不算低,但显然也有很高的增长空间。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平台和本地商家正在参与到外卖竞争当中。

但也正是因为从业者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行业鱼龙混杂的情况下,违规或擦边的经营行为仍然存在。

而根据先行法律,其实是缺少对虚假门店之类的强制性规定的。像美团三个月时间里就能清退3万家店铺,但近一年来联动全国各地警方打击外卖代开店黑灰产,也只破获了24起案件、抓捕100多名犯罪嫌疑人。

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还都是因为涉嫌伪造国家公文印章罪被捕,开设虚假门店则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处罚措施。

因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整治虚假门店等,主要还是要靠平台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入驻商家的资质审核,以及后续的日常监管。

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美团如果能率先做好平台治理,全面推动商家合规经营,自然就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建立起一道坚实的护城河。

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类似“中央厨房”“纯外卖店”等模式,本质上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些外卖店的存在是有其实际价值的,不应该一棒子打死。

像是如今的很多连锁店,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建立起了标准化、系统化的外卖出餐流程,以“纯外卖店”的形式对外销售;还有的大牌商家,在有堂食门店的情况下分设专做外卖的“卫星店”,同样也是出于提升效率的考量。

这些店铺只要能保证卫生条件和食品安全,其实也无可厚非,还能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保证平台用户体验。

问题只是在于,对于此类店铺还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企业注册地址和实际经营地址不一致怎么办、“纯外卖店”的卫生条件如何保障等。

对于这些不断涌现而出的新问题,后续还是需要外卖平台和有关部门等一同携手解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美团下狠手,三个月清退3万商家

分享到:更多 ()
来源: 编辑:电商之家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