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于11月24日正式上映。
影片着眼于“突破”二字,以有血有肉的真实故事、有笑有泪的细腻情感,讲述了坚毅执着的张校长为山区教育事业倾注心血,带领一群大山里的女孩发愤图强,用知识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理想的故事,以“教育”与“信仰”的力量,鼓舞大家走出现实与观念的“洞穴”,大胆逐梦未来。
洞穴之喻——走出去,看见世界
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洞穴之喻”,指出人原本都是蒙昧的,就像在漆黑的洞穴里生活,只能看见自己映在壁上的影子,只有当人类背转身来,才能看见影子来自不属于洞穴的光——火光、阳光。才会懂得自己原来所生活的世界只是一个洞穴,而自己原本认为真实的事物不过是影子。
这里最为关键的是:阳光象征着善的理念。这个过程意味着启蒙和教育,从“无知”到“有知”。据此,与其将《我本是高山》定义为张桂梅校长的个人事迹的艺术化改编与呈现,不如以一种更加抽象和开阔的视野,将其看作是对柏拉图“洞穴之喻”的再现。因为这部影片正是讲述了大山里的孩子突破贫困山区的“现实洞穴”,通过读书看见了外面的世界,突破压抑落后的“观念洞穴”,肯定了自己潜力与可能的成长历程。而影片中的张校长和老师恰是所谓的“洞穴之光”,她们用知识的力量唤醒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将信仰的光芒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指引,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照亮了孩子们的未来。
现实——这里是一座大山
山峦叠嶂,层层环绕,将幽静与静谧、落后与封闭一起囊括其中。就是在这样的大山深处,《我本是高山》的故事缓缓展开。跟随电影镜头,我们看到:让女孩尽早嫁人、为了赚钱白天打工晚上回校住宿、有的女生读着读着就消失了等场景在影片中被一一展现。电影将大山中女孩可能面临的阻碍、伤害与危险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艺术表达,情节层层递进、相互交织,形成极强的情感张力,让这个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更直击人心。
匮乏的物质条件与难以解决的生存难题展现出了困扰这些女性的“现实洞穴”。于是,从年轻女孩的成长困境落笔,电影以平实而贴切的讲述,将张桂梅校长在追寻理想过程中的经历记录下来,将女孩们对抗现实、改变命运的点滴故事呈现出来,形成动人心魄的强大力量。
社会——固有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在这座大山中,落后的精神观念与匮乏的物质资源相互交织,将女孩们紧紧拴在结婚生子的命运怪圈。影片中,当张校长拄着拐棍,不顾疲倦地翻越大山,开导与挽救每一个身不由己的女孩时,听到的却大多都是“一个女娃儿读那么多书,你回去教羊认字啊,回去嫁人算了”“书不能读了”……如此这般落后的思想在山区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成为禁锢大家的“观念之穴。”
鉴于此,影片中张校长坚定开路,将教书育人的使命扛在肩,呼吁消除这些顽固的歧视与偏见,以日日夜夜的勤学督促,以不惧困难的奔波筹学,以“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的响亮呐喊,唤醒了一个又一个被蒙昧的自我意识,让这些大山的女儿看见了女性的力量以及未来的无限可能。
走出洞穴——以教育明智,以信仰为光
电影在展现山区女孩突破“洞穴”的励志故事同时,更聚焦于那些“洞穴”之外的光芒,展现启迪人心的力量。
其一,健全之教育,是照亮“洞穴”的恒久之光;独立之意识,是走出“洞穴”的不二法门。影片着眼于贫困地区的女性面临的生存困境,进而层层深入,由“燃灯校长”带领大山女孩走出大山奔赴更加多样且有价值的人生之旅,聚焦于师者育人的本质,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人生的启迪,女性不仅是家庭的守护者,更是社会的奋进者,将求学明智、独立思考的观念播撒于心。更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读下去,破除时代性的偏见;走出来,突破地域性的歧视。”
其二,榜样的力量,是走出困境的光亮。电影《我本是高山》既是大山女孩的成长奋斗史,也是张校长以革命烈士江竹筠为榜样的担当奉献史。现实中,张桂梅曾在文章中写道,“江姐是我一生的榜样……她的坚强,她的忠诚,她的坚定信仰,她的无畏,成了我一生的楷模。”正是这种信仰的力量,使得电影后半部分,被多种疾病折磨的张桂梅昏迷在医院时被学生们哽咽吟唱着的歌剧《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唤醒。也正是这种信仰,促使张校长在遭遇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的种种苦难后,仍选择投身于“让每个来自大山的女孩子都有学上”的奉献事业,实现其自身由“小我”向“大我”“无我”的升华。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电影《我本是高山》致敬张桂梅校长的师者仁心,关注困境中的她们。展现了大山中的女孩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将绝望化作希望,在不公中心怀善意,在偏见中成为自己的飞越与救赎之旅。启迪一代又一代人以教育明智,以信仰为光,走出“洞穴”,逐梦未来。(文/延展)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