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Y-生活与科技

你创作的,就是头条
一起分享生活指南
首页 > 社会

遇见孔子 | 孔博藏珍:品读《诗经》 感受四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共311篇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农耕文明在我国古代延续数千年,《诗经》中有多首农事诗,描写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从中可以看出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形。

《诗经·周颂·载芟(shān)》就是其中一首比较有代表性的农事诗,描述了西周前期古人一年的农业活动。让我们仔细品读,一起来感受一下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四季吧。


《诗经·周颂·载芟》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

侯彊侯以,有嗿其馌。

思媚其妇,有依其士。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

实函斯活,驿驿其达。

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热闹的春耕场景:“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青壮年纷纷来到农田,拔除杂草,翻耕土壤,播种谷物。妇女送来可口的饭菜,丈夫品尝着美食,夸赞妻子的好手艺,妻子则温柔地依傍在丈夫身旁……一幅生动的春耕图跃然纸上。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春耕顺利完成,谷物播种到地里,很快冒出了嫩芽。

古代玉器常常饰有谷纹,这种纹饰看起来就像谷物新生芽叶,充满生机和希望。


谷纹双凤出廓璧

战国 孔子博物馆藏

此璧为鲁国故城乙组墓58号墓出土,黄玉质,器扁平,中为玉璧,肉上浅浮雕刻谷纹。璧两侧外缘各饰透雕凤鸟,背向而立,鸟冠修长,圆目,尖喙微张,体作S形蜷曲,鸟翼下垂,尾卷曲,鸟身线刻竹节纹,富有立体感。璧上、下均有结系丝线的圆穿,其中下方一处残。这件系璧造型别致,应是组玉佩中的重要构件。



夏季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是农作物生长的好时节。虽然天气炎热,农人们也坚持到地里除草、施肥、管理禾苗。

“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禾苗生长旺盛,谷穗已经长大,田地里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中国古代有礼玉之制、佩玉之风、葬玉之俗及肖玉之好。玉器彰显了东方的礼乐文化。作为礼器的玉器,虽然脱离了工具属性,从中依然能够看到生产工具的身影。


兽面纹黄玉铲

周 孔子博物馆藏

长10.2厘米,宽5.6厘米,厚0.4厘米。

扁平状,双面刃,有褐色沁斑。上端雕饰一身双首凤鸟纹,器身雕饰兽面、卷云纹。


墨玉刀

商 孔子博物馆藏

长27.5厘米,宽3.5厘米,厚0.4厘米

扁平条状,单面刃,背有两蚕状系孔,有穿,两面对钻,有火烧痕迹。



收获是秋季的主旋律,这首诗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丰收的场景。“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粮食丰收,堆满了打谷场,多得难计量。人们沉浸在喜悦之中,共庆丰年。

簠(fǔ)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方形器具。《说文解字》:“黍稷圜器也。”在古代祭祀、宴飨时,簠用来盛稻粱黍稷。簠出现于西周早期,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


“商周十供”之夔龙纹铜簠

周代 孔子博物馆藏

口长径28.5厘米,短径22.0厘米;高8.6厘米

青铜质,长方形,口外侈折沿,兽首形双耳,腹斜收,下有四矩形短足,口沿下饰一周乳丁云雷纹,器腹饰顾首夔龙纹,器内底铸有三行铭文,共十一字,文曰:“□自作□簠,其子孙永宝用。”



先民认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祖先和神灵保佑的结果,所以,古人非常重视祭祀活动。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为了感恩,先民用收获的粮食酿造美酒,供奉祖先和神灵,并行礼祭拜。“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美味佳肴和献祭椒酒散发着阵阵香气,呈现出一派国泰民安的祥和景象。

古代祭祀仪式非常隆重,有专用的整套礼器,包括食器、玉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杂器等。其中,食器主要包括:簠、豆、鼎、簋、甗、鬲、俎,酒器主要有:爵、角、觚、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瓿、盉、罍、缶、斗。

“豆”是商周时期用来盛肉或其他食品的礼器,形似高足盘,有的有盖,有的无盖。


“商周十供”之错金银夔凤纹铜豆

东周 孔子博物馆藏

口径16厘米,足径12.3厘米,通高25.0厘米

青铜质,圆体,盖作覆碗状,上有捉手,深腹微鼓,双环耳,喇叭形圈足。盖饰三角卷云纹及凤鸟纹,腹部饰凤鸟纹和鸱枭纹,圈足饰变形动物纹饰及夔纹。通体错金银,大部分已脱落。

“商周十供”是清乾隆皇帝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到曲阜祭祀孔子时御赐孔府的,作为祭祀孔子的祭器。这套祭器形制古朴,纹饰精美,有的铸有铭文。


尊的形制多样,既作酒器,又作礼器,主要用于祭祀礼仪之中。


“商周十供”之铜牺尊

周代 孔子博物馆藏

青铜质,羊形,双耳向后竖立,身体肥壮,短尾,腿较粗壮,四蹄形足。背上有一小椭圆形盖,可开合,器身素面无纹饰。



《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从《诗经》的一些诗篇可以看出,先民因循农时,辛勤劳作,创造了美好生活,从而也推动了华夏文明的进程。

《诗经》内容丰富,四季更替、雨雪霜露、农事活动、花鸟草虫、婚丧嫁娶、祭祀宴飨、喜怒哀乐都被古人写进诗里,流传至今。让我们用心品读,遥想两千五百多年前先民生活的场景,在诗意中去感受古人的情怀吧。


来源:孔子博物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遇见孔子 | 孔博藏珍:品读《诗经》 感受四季

分享到:更多 ()
来源:孔子博物馆 编辑:付煜冬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