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Y-生活与科技

你创作的,就是头条
一起分享生活指南
首页 > 社会

谈工作时是医生讲待遇时是学生,规培生“待遇双标”待弥合

一个月不到,一女一男两名医学生先后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结业前夕,以刎颈自戕的方式离开人世。十多年寒窗苦读,教材摞起来接近一人高,付出如此之多的心血,距离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只有几个月,结局令人扼腕叹息。

“上班给人看病,下班给自己看病”“轮转如陀螺”……这些网络流行语,也是部分规培生自感付出多、获得少、沉没成本高、退路选择窄的写照。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规培生当中的专硕生群体,在待遇上面临“双标”境况,其消极情绪的“堰塞湖”亟待关注化解。多位三甲医院和高校医学院人士呼吁,适当改善规培生待遇,合理分配专硕生的规培负担,构建正向包容的规培环境。

结业前夕自杀令人惋惜

“从大年初六到现在,就没有好好休息过。”“我以为规培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是把知识和临床结合,原来是给科室当免费的牛马。”“怪我自己是不合格的牛马,熬不下去了。”今年2月底,湖南一女生在该省某医院刎颈身亡,距离规培结业仅余数月,疑似遗书被传上网后,多处细节令不少网民扼腕悯惜,也在医学类自媒体引发共情式传播。3月,广西南宁又有一名27岁男规培生在医院以类似方式离世,据报道该生已落实就业去向。短时间连续发生的两起悲剧,将“规培”一词带入大众视野。

与大众熟知的毕业前实习不同,规培是一种毕业后教育形式,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经之路。

中国医师协会2023年数据显示,自2014年规培制度全面实施以来,全国1100多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和11000多个专业培训基地,已累计培养110万名规培生,年均招生10万人,2023年更是达到12万人,创历年新高。

按规培期通常为3年计算,我国现有规培生约30万人。10年来,规培对于提升全国医师诊治水平、保障各地群众就医安全有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需要关注的是,近年来,规培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时有发生。

规培生分为多类,专硕生居多

多位三甲医院和高校医学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规培生可以分为几类,具体分法各异。

有的医院将规培生分为“基地人”“单位人”“社会人”“专硕生”四类:“基地人”就是规培医院的自家人;“单位人”则来自其他医院;“社会人”是暂无就业单位、被规培医院招收进入规培的已毕业医学生;“专硕生”来自与规培医院有合作或附属关系的医科院校。也有医院根据是否签署劳动合同,将规培生分为学员和学生两类。

“专硕生的研究生学习阶段与规培期并轨,规培3年期满考核通过后,研究生也要顺利毕业才行,这样学生就能同步拿到规培合格证、执业医师资格证、硕士学位证和学历证,也就是‘四证合一’。”江苏某高校医学院负责人介绍,从四类规培生的比例上看,专硕生占大部分。

循着这条线索,记者查询了多家医院2023年新进的规培生。

例如,当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入院规培学员113名、专硕280名;8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23级住培学员81名、专硕研究生230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23年9月共招住院医师635名,其中单位、社会学员216人,专硕研究生419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的2023级学员中,有144名并轨专硕学员和50名单位及社会规培学员。

压力过大加重消极情绪 这4家医院中,专硕生占比在65.98%到74.23%之间,侧面印证了上述高校医学院的说法。

压力过大加重消极情绪

多名受访者认为,付出多、获得少,导致部分规培生特别是专硕生群体消极情绪较为突出。同时,学医的沉没成本高、退路选择窄,不少医学生的消极情绪“堰塞湖”亟待重视。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规培生会抱怨从事基础性事务。有人认为,自己是“免费劳动力、免费跑腿怪、免费背锅侠、免费育儿师”。有人抱怨学不到东西,“老师不愿意教,整天就是写病历,学不到真正的技术”。

正在中原地区某三甲医院规培的专硕生张强(化名)告诉记者,规培生通常承担写病历等文书类基础性事务,也有机会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穿刺、插管等操作。

“可能有些同学把写病历视作‘打杂’,认为文书工作繁杂琐碎,但它确实对保障患者就医安全至关重要。医院每天这么忙,正式医师出诊、手术都分身乏术,而且写病历其实对夯实专业基础很有帮助。”张强说。

他告诉记者,专硕生的规培和研究生学习并轨,周一至周五在医院,早八晚五,有时候事情多,要加班做完才能回学校,利用每晚和周末两天做科研。

东部一所医学类院校学生工作负责人介绍,专硕生通常规培满一年就可以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此后一些带教老师会让专硕生参与处理更多临床事项,劳动强度和压力也会随之上升。”

规培生待遇如何?张强介绍,以他所在的医院为例,专硕生每月除了600元的研究生津贴,还可以从院方拿到至多2000元,具体根据加班多少等因素确定;“单位人”既有原单位每月发放的工资近3000元,规培医院给的部分也会比专硕生略高,因此每月共计约五六千元;“社会人”没有就业单位,只有规培医院给的部分,大约3000元;“基地人”作为规培医院的正式职工,起薪通常在万元左右。

一位三甲医院负责人坦言,“基地人”“单位人”“社会人”都有劳动合同保障,而专硕生由于仍是在校学生身份,会面临“谈工作时是医生,讲待遇时是学生”的“双标”境况。

“双标”在其他细节上同样有所体现。比如,两张告示在医学类自媒体、社交群组广为传播,一张是医院通知轮转研究生和实习护士,在高峰期自觉不搭乘职工专用电梯;另一张是要求规培生不使用科室饮水机。

“我们在这里就是外人,没有被当作‘一家人’。”张强坦言,“‘单位人’‘社会人’都不参与科室分红,更不用说‘专硕生’。而且不是所有规培医院都会给专硕生发薪酬。给是情分,不给也没有问题。因为我们能不能拿到规培合格证,是医院说了算。”

如果规培坚持不下去,有退路吗?记者发现,多家规培医院的招生简章明确,如果“退培”,3年内不可再参加规培。有的地方还要求离院前退还相关各项待遇、福利,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五险一金补贴、年终奖、暖气补、夜班费等。

张强说:“我已经25岁,顺利的话明年规培结业,入职一家医院,开始拿工资。如果中途放弃,就失去太多了,可能只剩考公和去医药公司两种选择适合我。所以只有坚持再坚持,一口气‘通关’拿下‘四证’。”

“规培当然是必须的,无论是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还是乡镇卫生院,都得让患者得到放心的治疗。”张强说,医学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学科,毕业后的教育和在校教育相比,某种意义上甚至更重要。但高强度的工作和学习压力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和压力过大。

张强建议,规培期间不定期组织规培生外出团建、郊游,营造“家文化”让规培生感受到亲如一家的归属感,这样也更愿意在工作中积极表现,提高抗压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构建正向包容规培环境

采访中,多位医学界人士恳言,从医这条路并不容易,压力大、责任重是常态,建议适当改善规培生尤其是专硕生待遇,多措并举构建正向包容的规培环境。

鼓励同岗同酬,适当改善专硕生规培待遇。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朱莉建议,可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学校奖学金、导师科研项目津贴、医院科室绩效、社会捐赠等渠道,多方合力增加规培生特别是专硕生的获得感。

记者注意到,2022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面实施临床轮转学生、学员同岗同酬制度。目前,不少规培医院都已明确专硕生所享待遇。

推动规培与专硕并轨,畅通医师发展路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建议,取消医学院毕业生专硕考试,毕业生进入规培一年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者同步进入专硕培养阶段,完成规培者若同时达到专硕学位授予条件,可获得对应学位。

加强正向激励,构建和谐包容的规培氛围。江苏青年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陈蕴哲认为,一方面,要为规培生设置便利、保密的维权投诉和处置反馈机制,接诉即办,对多次被举报并查实的劣迹科室、医院,应采取限制规培名额、暂停科研项目申报等惩戒措施;另一方面,对认真负责的带教老师和科室团队,也要加大奖励表扬力度,在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倾斜。

更加关注规培生身心健康。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公共管理学系主任林振平建议,规培医院和高校应加强协调,安排好专硕生规培期的工作量和时间。此外,院校双方需建立健全规培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机制,定期筛查,及时干预,注意避免“听完讲座写感想”等不必要的留痕形式主义做法,防止进一步加重规培生负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谈工作时是医生讲待遇时是学生,规培生“待遇双标”待弥合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郭常宏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