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遗嘱咨询数量达478850人次,遗嘱登记保管数量达311868份。
数据显示,每年订立遗嘱的人数逐步在增长。而根据最新调查统计,有90%以上的受访市民认为订立遗嘱很重要,尤其在北上广发达地区,人们对遗嘱的观念更加开放和接受。
从2016年起至2023年,每年订立遗嘱人数平均在4万人左右,2023年达到最高峰,订立遗嘱的人数突破6万。
遗嘱人持续年轻化,平均年龄十一年间下降近10岁
2013年至2023年,立遗嘱人群的平均年龄从77.43岁下降至67.82岁。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当中,60-70岁的人群订立遗嘱比例较高,过去两年均超过60%。
立遗嘱人群年龄趋势 本文图片均为中华遗嘱库供图
2023年,中华遗嘱库保管60岁以下中青年遗嘱7124份,较2022年近乎翻了一倍,而较2017年增长超过24倍。从整体情况看,中青年立遗嘱主要人群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地区,且各地区中青年立遗嘱人数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分不同世代来看,2023年“80后”订立遗嘱人数为1646人,是2020年的三倍以上。“90后”订立遗嘱人数每年稳步上升,在2023年达到674人。从2020年到2023年,“00后”订立遗嘱共有524人。白皮书指出,“00后”立遗嘱的人群,基本上属于大学在读学生,部分则刚刚踏入社会工作。
“00后”订立遗嘱人数变化情况
未婚不婚人群订立遗嘱7年翻19倍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2077名未婚、不婚人士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遗嘱。这一数量相较于2017年的101人,翻了19倍之多。而2023年,这一群体订立遗嘱人数为704人,超过上一年的两倍。
2017年到2023年间,未婚、不婚人群中,女性订立遗嘱所占的比例较高,总比例为69.86%。对该群体来说,订立遗嘱的主要原因是照顾父母,占到44.63%,其次是防止财产下落不明。
未婚、不婚族订立遗嘱人数
2023年立遗嘱人户均资产744.1万元
近三年,立遗嘱人户均资产量数据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由2021年的626.5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744.1万元,增长幅度达到18.8%。
立遗嘱人户均资产变化
对各个不同年龄群体来说,不动产都是遗嘱涉及的主要财产种类。2023年,老年人遗嘱中涉及不动产的占到99.78%,中青年人遗嘱中这个比例为97.14%。与老年人相比,中青年人的遗嘱中,处理的不动产类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2023年的数据显示,除了常见的商品住宅用房以外,还出现有别墅、公寓、小产权房、办公楼、商铺、厂房、车位等类型的不动产。
而在“90后”群体的遗嘱中,涉及银行存款的比例超过了不动产,分别为81.8%和71.4%。此外,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也成为主要类型。对于更年轻的“00后”来说,银行存款和虚拟财产是遗嘱主要涉及的财产类型,银行存款比例达到94.4%。
上海遗嘱中银行存款比例达19.88%,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海地区共有41333人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占全国总量的14.07%。从2017至2023年间,上海地区立遗嘱人群年龄总体以60至70岁之间为主,且比例逐年上升。
从遗嘱涉及的财产种类看,从2017年至2023年,上海地区立遗嘱人群处理的财产主要以不动产、银行存款等为主。其中,不动产占比最高,始终保持在99%的水平线。从2019年开始,遗嘱涉及的证券、基金等财产类型逐渐增多。
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地区遗嘱人财产类型中,涉及银行存款的比例高达19.88%,相较而言,北京地区仅有15.82%,江苏地区仅有18.83%,上海地区遗嘱中的银行存款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对此,中华遗嘱库江浙沪区域负责人黄海波认为,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居民的金融投资和理财观念较为普及,很多人倾向于将闲置资金存入银行,以获取稳定收益或进行其他金融投资。此外,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房价的波动,部分上海居民开始将投资重心转向金融领域,以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分散风险。与房产相比,银行存款有着更好的流通性与便利性,也更容易进行财产管理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