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Y-生活与科技

你创作的,就是头条
一起分享生活指南
首页 > 社会

【一线大调研——我身边的环境】 滨州沾化:粉尘、噪音、死鱼……俺们村环境怎么了?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9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近日,滨州市沾化区富国街道马家村听众向《一线大调研》栏目组反映:他们村南边有一个小池塘,前些年景色优美,水里鱼也不少。但随着池塘边上建起了工厂,噪音、粉尘污染不断,尤其在今年春节前后,池塘里的鱼类开始大量减少,水也变得越来越浑浊。《一线大调研》记者前往调查了解。

  

2024年春节刚过,《一线大调研》栏目就收到滨州沾化富国街道马家村村民发来的一段视频。村民说,春节前后,村南头的池塘水面解冻,有很多死鱼漂浮在上面,现场景象触目惊心!

村民:“有鱼啊,你看这不漂着嘛,这个边上,死了!”

记者前往采访的时间距村民拍摄死鱼现象已经过去一个多星期,水面上漂浮的鱼已经少了很多。记者随机采访到的村民介绍说,往年池塘的水质不错,鱼也很多,大家也都用这水来浇地。  

村民:“原来老好的,鱼很多。”

村民:“以前可好了,都使这个浇地,现在也不敢了。”

农村池塘在农田水利、生态环保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虽然面积小、比较浅,但却是农村生态环境尤其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蓄积雨水,增加有效水资源量,提供生活生产用水,又能补充涵养地下水,因此被称作是“肾细胞”“毛细血管”。 

马家村以往清澈的池塘为何出现鱼类死亡的现象?对此,村民有几种说法,有的指向水库对面堆放的粉煤灰,有的指向水库西边的混凝土厂。

村民:“准是呛死的,你看那里苫起来的,绿网罩起来的(粉煤灰),那就是一些药啊。”

村民:“咱不知道哪里来的水,那里也能进东西(污水),那里还有个沟,也能进。那个垃圾桶底下有个小涵洞,往里排(污水)。”

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记者一路找过去。在池塘最西侧、一堆杂草丛中,确实发现了一条漂浮着很多白色物质的黑水沟,扔一块石头下去,能闻到刺鼻的臭味!

而在一旁,则醒目地矗立着一排蓝色厂房——沾化金华混凝土有限公司。据村民讲,工厂施工期间噪音很大,而且厂区有个旱井就建在池塘的涵沟上面,村民怀疑工厂在向池塘渗透污水。

村民:“管子上面有个旱井,专门存污水用的,肯定是不密封,往里面渗。涵洞口是排涝用的,通着公路对面的沟,沟里没有水,但就是从里面往外流污水。咱不知道什么污水特别臭,如果是简单死个鱼的话,水不可能这么臭啊。他这个噪音很大,离村这么近,也是反映很多年没人管。”

除了西边的混凝土厂,池塘南侧岸边还有一个预制板厂,也引起村民们的怀疑。

村民:“预制厂村民也反映好多次了,确定无疑的是没有环评资质,这是环保局给的答案,已经让他停产了,但风头过了以后,还是该怎么生产怎么生产,他也排污排粉尘和污水,离水库那么近肯定污染。以前我们的水库很干净,鱼很多,水草什么的。这几年一下子就完了,一个搅拌站一个预制厂。“

  

噪音、粉尘、水质变差……这些情况多次发生,当地有关部门是否知情?村民们的担心是否有道理,猜测是否属实?

据记者了解,池塘南北两侧分属两个村:沾化富国街道马家村和泊头镇孙家桥村。记者联系到滨州市沾化区富国街道马家村党支部书记马井国,他说这次死鱼事件是池塘结冰、水里缺氧导致的。

马井国:“靠着排水沟那里很近,他(混凝土厂)有个净华池,那个我知道。他为了建厂,下的大粗管子,管子里头有可能时间长了淤泥发黑,水大了流出来不发黑嘛,至于污染水库鱼闹死的,是不存在的。就是今年冬天太冷,结冰太厚,鱼缺氧死的。区里环保局、镇里环保所都来的,取样去了,围着水库看看到底是不是有放污水的,也没查到迹象。”

村民们对此说法并不接受,并说不止在冬天,之前夏天,池塘里也死过鱼。

村民:“夏天也死过鱼,他是时不时地排,上次去年也排过一次,我们也举报了,环保局说通过化验,水质没有问题,就这么散伙了。水质没问题为啥死鱼啊?他说缺氧!”

而对于池塘南侧空地存放的大量粉煤灰,其所占土地属于沾化区泊头镇孙家桥村,村党支部书记孙庆翟并不愿透露是谁将粉煤灰堆放在这里的。孙书记:“别人放的,环保局都知道,已经让他苫盖了,让他拉走。”

发稿前,当地村民给记者发来视频,说粉煤灰的确已经开始清运,但旁边的预制板厂却又开工了。

根据村民提供的材料,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2年11月就曾经对这个预制板厂污染的问题做过回复,提到:该水泥板预制厂是滨州市沾化区越泽伦展建材加工厂,位于马家村水塘南侧,距离附近村庄约500米,进行水泥板预制作业,且“未办理环评手续”。

2022年底还没办理环评手续的预制板厂,现在是否通过环评可以正常开工生产呢?

记者联系到滨州市沾化区富国街道办事处人大办公室,负责人王主任说,村民所反映的这些问题,他们前期都有所了解。

王主任:“混凝土厂早就停了,预制板厂也停了,没手续我们找他谈过多次,让他停了。”

截至发稿前,记者再度联系当地村民,得到的回复是:池塘对面预制板厂还在生产,并发来现场拍摄的图片;而池塘西侧的金华混凝土厂,也并没有停产。

                             

两个村落,一处池塘,水草丰沛,鱼翔浅底,本应是和谐美好的一幅乡村生活画面,如今却是工厂车间包围,粉尘噪音频发。马家村以往用于灌溉的池塘如今连鱼都养不活,当地有关部门是否需要反省和整治?池塘边该不该建工厂?该不该大面积堆放固体废弃物?村民多年持续反映的环境问题,当地有没有部门在跟进?是否需要追责?

                                              点评:检测报告要服众   行政执法不能“软”

一个问题迟迟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在哪?3月19日,山东台综合广播《一线大调研》直播节目重点关注此事。

山东台综合广播特约评论员肖广盟认为,在农村建设厂房,土地流转、规划审批有严格规定,池塘边的工厂是否取得了正规建设手续,目前不得而知。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即便工厂取得了正规手续,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环境评价“、”三同时“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也很关键。

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需要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包括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投产等各个阶段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我国《环境保护法》也确定了“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三同时”制度适用于在中国领域内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含小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其他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建设项目和自然开发项目,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辅相成,是防止新污染和破坏的两大“法宝”。

从报道内容看,当地政府有投诉就叫停是一种被动、消极的管理、执法行为,我们更关心的是:相关企业整改措施有没有到位?“环境评价“是否落实?”三同时“是否落实?如有违法,是否进行了处罚?

不管死鱼与水质有无关联,从当地百姓的切身感受来看,他们是看着粉尘、闻着“臭”水、听着噪音在生活,这是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也应该是当地政府部门施政、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池塘水质是否合格?不是简单出一张报告就可以了事的,百姓是否信服更为关键。

面对百姓质疑,不如由政府出资,让村民们选择第三方检测机构,这样的执法会更加透明、公开,更能服众!

村民都能发现的偷排偷放,相关部门为何视而不见?从整个报道看,当地政府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思想偏差,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选择了前者,这无疑是一种”涸泽而渔“的短视行为。

对违法行为的”软执法“势必会让违法企业有恃无恐,当“应付了事”成为政企之间的一种行政默契,那么,最终受损的必然是百姓利益和生态环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一线大调研——我身边的环境】 滨州沾化:粉尘、噪音、死鱼……俺们村环境怎么了?

分享到:更多 ()
来源:山东台综合广播 编辑:翁平亚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