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委书记:支持川北医学院更名为医科大学
近日,南充市委书记张冬云接受了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专访中,对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领域改革,张冬云表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行「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支持川北医学院更名为医科大学。
川北医学院位于四川省南充市,现有顺庆和高坪两个校区。学校前身是 1951 年创办的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1965 年升格为专科,1985 年升格为本科,定名为川北医学院。学校建有 19 个二级学院(系)、3 所直属附属医院、11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8 所教学实习医院。
2023 年 9 月,川北医学院开启临江校区的建设项目。据南充日报,该校区将于 2025 年 9 月投入使用。
在今年 10 月的临江校区建设项目巡查中,川北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何永斌总结指出,临江校区建设项目是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关乎学校更名大学,对学校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广东疾控:一周新增 2029 例登革热病例
近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广东省第 42 周登革热疫情监测情况》,其中提到:2024 年第 42 周(10 月 14 日至 10 月 20 日),全省新增报告 2029 例登革热病例。截至目前,2024 年未报告死亡病例。
其中,本地病例 2011 例,分布在佛山、广州、深圳等地;输入病例 18 例,分布在广州 7 例,深圳 6 例,河源、湛江、惠州、佛山、东莞各 1 例(按照现住址统计)。
登革热是经伊蚊(即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及骨头痛,严重者会出现出血甚至死亡。
据广州日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资深公共卫生专家王鸣在本月提醒,目前确认有四种型别的登革病毒,感染一种登革病毒,不代表对其他登革病毒免疫,因此可能发生二次感染,二次感染后重症风险大;登革热病毒进入大脑后可引起登革热脑病。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控制媒介伊蚊、预防蚊虫叮咬是避免登革热的最佳方式。广东疾控提醒,当前广东省处于登革热流行季节。专家建议市民翻盆倒罐清积水、清理蚊虫孳生地;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伊蚊叮咬。
青岛三甲医生参与代孕,卫健委最新通报
昨日晚,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针对网传青岛美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春孕试管婴儿咨询有限公司存在「代孕」情况,市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依法依规展开调查。
经查,两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均为丛某某,针对其组织人员非法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行为,相关部门已分别依法立案。丛某某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案件正在侦办中。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医师李某和张某某、青岛莲池妇婴医院医师钱某某和孙某某、青岛同安妇婴医院护士宁某某等 5 人不同程度参与上述非法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根据情节轻重,对李某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终身禁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行政处罚和开除处分;
对张某某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和留党察看一年、撤职处分,并降低岗位等级;对钱某某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终身禁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行政处罚;
对孙某某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对宁某某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活动的行政处罚,并按规定降低其退休待遇。同时,依规依纪对涉事单位及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责处理。
夫那奇珠单抗国内获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10 月 29 日,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夫那奇珠单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成人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较为隐匿,患者多为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本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AS 可伴发胸廓、肺、心脏、虹膜等多系统的关节外表现。我国 AS 的患病率在 0.3% 左右,男女之比约 2~3:1。
夫那奇珠单抗是一种靶向人 IL-17A 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拟用于治疗与 IL-17 通路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可与 IL-17A 结合,阻断其与 IL-17R 的相互作用,导致下游炎性信号传导的阻断。
此次获批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适应性无缝 II/Ⅲ 期临床试验。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夫那奇珠单抗注射液对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图片、信息来源:国家药监局、恒瑞医药、《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10)》)
BMJ:中国最贫困农村县婴儿的营养不良有所减少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以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队在 BMJ 发表了题为 Malnutrition in infants aged 6-23 months in China’s poorest rural counties from 2016 to 2021: cross sectional study 的研究,评估了中国最贫困农村县 6~23 月龄婴儿各人口亚群的营养不良趋势及差异。
研究团队表示,该研究于 2016~2021 年在 19 个省的 116 个县进行。研究团队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程序共选出 210,088 名参与者,每年进行六次连续的横断面调查,评估儿童贫血、发育迟缓、消瘦、超重和生长状况的患病率。
研究结果显示,2016 年普遍存在四种主要的营养不良形式:贫血(患病率 18.3%)、发育迟缓(7.5%)、消瘦(4.7%)和超重(3.1%);任何两种同时存在的营养不良形式的患病率都很低。
从 2016 年到 2021 年,所有四种形式的营养不良都有所减少。贫血减少了一半以上,年减少率为 9.11%(95%CI:4.83%~13.20%);发育迟缓率下降超过三分之一,年均下降率为 10.44%(7.56%~13.22%),高于世界卫生组织 3.9% 的目标。
各县儿童生长差异很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但与教育有关的生长差异持续存在。母亲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婴儿发生发育迟缓(adjusted rate ratio 2.29,95%CI:1.87~2.81)和消瘦(1.73,1.40~2.13)的风险约为母亲接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儿童的两倍。男孩的生长发育较差,贫血率高于女孩。在所有结果中,与性别和教育相关的差异在 6 个月大时最大。
策划:sysoon|监制:z_popeye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青岛三甲医生参与代孕,卫健委最新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