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能源车行业,正在获得来自世界各国汽车巨头的青睐。
近期,零跑汽车披露了10月的销量数据——10月共交付18202辆,同比暴增159%。
对于零跑汽车而言,10月销量破1.8万固然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在一众新能源车企中,零跑汽车销量已经来到了第三位,成功“挤掉”了蔚来,今年前10个月销量也来到了10.7万辆。不过,销量只能算是小利好,最大的利好还要数10月26日获得了Stellantis集团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7亿元)的投资,这意味着零跑汽车已经获得了国际汽车巨头的认可,而这一家公司正是玛莎拉蒂的母公司。
作为一家2015年才成立的新能源车企,虽然背靠着大华股份这个安防巨头,但跟拥有雄厚实力的“蔚小理”相比,零跑汽车还是稍微略逊一筹。但是创业就是一场长跑的游戏,谁能跑到最后才是赢家。
为什么这样一家车企,能获得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的青睐?低开高走,零跑汽车又做对了什么?
低开高走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零跑汽车走过的这8年,低开高走可能是最合适的。
零跑汽车诞生于2015年。当时,新能源汽车还处于爆发的前夜,安防巨头大华股份的联合创始人、CTO朱江明基于过去的经验,敏锐地察觉到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这一大趋势,于是在当年12月成立了零跑汽车。
虽然有大华股份在背后支持,但隔行如隔山——从安防跨界到新能源汽车并不容易。有媒体曾经这样描述朱江明初期的造车经历:甚至不知道汽车生产和销售需要准入资质,以为造出来到中汽中心检测合格了就可以卖。
由于缺乏经验,零跑汽车在刚起步时就遭到了“滑铁卢”。2017年11月,零跑汽车推出了首款新能源轿跑S01,作为零跑汽车耗费了两年时间才研究出来的产品,S01倾注了零跑汽车大量的心血,朱江明对S01也寄予厚望——目标2019年交付1万辆,2022年交付20万辆。但惨淡的销量很快将朱江明拉回了现实。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开始交付的S01上半年销量为0,第三季度仅交付了509辆,全年也只交付了1000辆左右,这显然跟朱江明预期的1万辆相差甚远,而随着S01的失败,零跑汽车也来到了生涯的最低点。
经历了S01失败之后,思考再三的零跑汽车决定从性价比这一方向入手,在2020年推出了第二款车型——T03。和S01截然不同,零跑T03是一款纯电动微型车,续航里程为403km,并且搭载了L2级别的辅助驾驶技术,起售价更是只要6.89万,要知道当时正值锂电池、汽车芯片价格飙涨,零跑T03的售价可谓极具性价比了。
毫不意外,零跑T03在推出后便大卖,2020年刚上市交付量便突破了1万辆,占当年销量的90%以上。虽然低价的零跑T03并不能为零跑汽车带来太多的利润,但好歹零跑汽车总算是找对了方向,在接下来推出的零跑C11和零跑C01这两款车型中,零跑汽车也都瞄准了性价比方向,两款车型尤其是增程系列在推出后也都大卖。
随着C系列的逐步成熟,零跑汽车也开始不再依赖T03走量。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8月份零跑汽车的C系列销量占比已经超过了85%,完全扭转了过去销量全靠T03带动的局面,而零跑汽车也真正实现了高开低走。
全域自研的成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零跑汽车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性价比高。
但其实,零跑汽车之所以能够卖得比其他车企更具有性价比,坚持全域自研是最关键的一环。
所谓全域自研,就是指新能源汽车核心的动力、智驾、座舱系统等方面从底层开始搭建,实现“软件+硬件”全部自主研发。在零跑汽车成立之初,朱江明便选择直接对标全球汽车巨头特斯拉走全域自研路线,根据零跑汽车自己披露的信息,除了电芯、底盘、汽车电子电器、内外饰外,核心三大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三电技术”全都是自主研发的。
目前,零跑汽车全域自研的范围已经覆盖了包括整车架构、电子电气架构、智能网联、电池、电驱、智能驾驶在内的六大自研版块,达成整车70%成本覆盖。在全域自研的推动下,今年三季度零跑汽车首次实现毛利率转正——第三季度零跑汽车的毛利率为1.2%。而三季度净利润亏损约9.86亿元,与上年同期亏损13.4亿元相比明显收窄。
实际上,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虽然各大车企在之前主要投入的方向都是智能化,但现在都在比拼价格。从这一点来看,零跑汽车是比较有前瞻性的——过去三年零跑汽车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892亿、7.4亿和14.11亿,三年研发投入可能还不够蔚来半年的研发费用,但零跑汽车却将研发费用放在了可以节省成本的全域自研上。
或许也是因为零跑汽车拥有全域自研这一核心护城河,零跑汽车才会被Stellantis集团选中、耗资15亿欧元买下了零跑汽车20%的股权。要知道Stellantis集团可是欧洲汽车巨头,2022年净营收1796亿欧元,净利润168亿欧元,在零跑汽车和Stellantis集团合作之后,可以预见零跑汽车下一步将走出国内、迈向全球化。
跟一众的造车新势力相比,无论是选择的方向还是品牌调性零跑汽车其实都不算突出,但零跑汽车显然很清楚用户的需求,与其烧钱搞智能化、高端化、打造品牌,不如直接将价格放低,这样实在的新能源车企,也值得走得更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暴增159%,获玛莎拉蒂母公司117亿投资,零跑“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