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想出货,家家都拼低价,结果一定是“全是输家”没人能赢。这个道理,家电人没有不明白的,即使是京东、天猫、拼多多就想着低价格出货,家电企业也应该节制。
文剑||撰写
今年双十一,京东、天猫等平台推出的“全网最低价”新玩法,就是在“一步到位”拼低价基础上,再叠加一种“全网比价”的玩法,直接导入了一种全新的监督式降价乱战。
以京东平台为例,只要消费者或者京东采销人员发现,其它平台的家电零售价比京东还要低,那么京东平台就单方面直接降价,不通知家电品牌商,就是为了保证消费者对京东平台的双十一“全网最低价”认知。
这就是加速家电行业“拼低价”内卷走向无级化乱干:永远都是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交互式营销”手段,让用户加深对电商平台的低价认知,认为电商平台的价格最低,确立了电商平台的低价标签和人设。
这种操作手段的好处,就是给原本“一潭死水”的家电零售市场,人人都说自己价格最低的玩法,加入了第三方的监督机制。最终带来的却是新一轮商业竞争的“死循环”:只要你价格比我低,我马上就降价;你只要敢降价,我马上就敢跟进更低,家电五折卖只是一个警示,疯狂起来三四折也是有可能的,最终还是家电品牌商“埋单”。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家电圈认为,这完全就是企业间的“斗气式”、“拼命式”乱搞。比拼的不只是企业的实力,还有相关厂商的胆量和魄力,特别是“不要命”。换个角度来看,阿里、京东,谁怕谁呢?结果只有一个,众多家电品牌商们被动“参战”损失利润,一轮轮低价让家电流通行业的其它经销商们,只能“心中焦虑、嘴上骂娘”。
低价肯定有用,但拼价格厂商一定是死路
拼低价,肯定会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让家电厂商们取得不错的零售出货量。特别是,京东全网最低价,预计会成为今年双十一家电零售市场的“大赢家”。当然,还要看阿里会不会跟进。
对于众多家电企业来说,却需要反思:为了卖货的全网最低价,到底是有利于谁,又有什么价值?家电圈看到,市场正面作用不知道,但负面效应已经显现:大部分的线下经销商们,面对双11的低价格战,市场动作要么是停摆,要么躺平,都不再去应战和反击了。就连过去双十一习惯从京东平台拿货、囤货的线下经销商,今年也彻底停手了,观望并等待更低价格出现。
不管是海尔、美的、海信、TCL,还是京东、天猫,所有家电企业和商家,心里都非常清楚,低价格从来抢不到用户,只是缓解一时的出货焦虑,即使抢来的也不是用户,只是数字订单。今年双十一,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全网最低价”,表面上是刺激消费加速卖货,本质上就是“寅吃卯粮”,将未来的用户需求提前抢到手。最终只会加剧商业的内卷、市场的焦虑和企业的生存。
中国家电产业走到今天,已经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更不只是在中国市场的撕裂,而是面临更多的责任和任务,众多家电厂商的主场应该是在海外,与外资品牌的实力较量正面硬刚。所以,相关企业和商家必须要承认两个事实,认清一个趋势:
一是,市场竞争,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和大商家之间,中小企业为了所谓的竞争,去跟大品牌、大渠道拼低价,完全就是“肉包子打狗”,不仅无法推动自身的经营能力提升和市场份额占比,反而透支自身有限的资源和利润,造成浪费;所以,接下来不同规模和实力的家电厂商,要搞市场的分层竞争、要做不对等竞争,最终是“凭本事吃饭,凭能力赚钱”。
二是,企业较量,完全不是靠一场活动、一次营销,一轮降价、一款爆品,就能在市场上分出胜负和输赢,是需要相关的企业和商家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到底应该怎样才能从快跑、拼抢向慢跑、持续跑转变。家电产业早就不是一个“赌一把”、“斗一局”就能定胜负的时期,相关企业必须要从长期主义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出路,而不能停留于眼前的市场得失。
家电产业的发展,家电市场的竞争,以及家电消费的激活,绝对不会再像10年前、20年前那样,有一款好产品,推一款特价机,找1、2个优质渠道,打一轮广告战,就能卖货和赚钱了。家电产业的现在和未来,靠的不再是抢夺蛋糕而是要培育蛋糕并创造新 的商业蛋糕,同样相关厂商拼的不只是品牌,还有品质、技术、性能和价格等。对于所有企业来说,抢市场需要的不只是斗志、决心,还要有持久耐力和聪明智慧。
杜绝放纵全网最低价泛滥,引导市场和消费
此时此刻,面对已经引爆的双十一大战,以及很快就会到来的2023年终大战,家电厂商的市场争夺会一轮比一轮激烈,品牌日、粉丝节等活动会陆续出现。无论是线上网店占据主导地位,还是线下实体店要谋求活路,有一个底线不能被逾越和打破,绝对不能放纵“全网最低价”持续下去,更不能容忍市场放眼看去“一片价格火海”。
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家电圈认为:这一场场的乱价,这一轮轮的恶战,以及不断升级或翻新的“全网最低价”比拼,短期不会结束,甚至还会愈演愈烈,但根本解决不了家电市场出货增长的经营课题,也解决不了家电产业未来发展的空间拓展,完全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有家电企业和商家,特别是京东、天猫、苏宁易购,以及拼多多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维持家电市场的健康可持续经营,而不是“透支”和“内耗”。
首先,家电产业在中国发展有40多年了,不同时期、不同时代,都会催生不同的家电领军品牌商和领军渠道商,没有一家企业靠低价走到现在。任何家电厂商不要与时代为敌人,而是应该与时代为伴,顺势而为积极应变。不能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增长、要做大,搞低价,还要考虑到整个产业的生态,市场的规则以及竞争的底线。从当年的国美、苏宁,到现在的京东和天猫,都别凭借自身的市场支配地位去任性妄为,要向市场和用户身上寻找答案,而不是通过剥削压榨家电品牌商逐利。
其次,家电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大企业和大商家实力强、手段多、占据的市场份额高,自然所要承担的责任大,面临的挑战多。所以,家电企业不能只是一昧地纵容少数零售渠道商家,在线上网店的拼低价,甚至还要将低价风从线上卷向线下经销商。有实力的家电企业和商家,必须要敢于向低价乱说不,越是在市场困难时期越是要守住产业价值链的底线。对于那些单方面乱价、降价的渠道商,在关键时刻家电品牌商要敢采取“断货停供”等手段约束。
任何时候,家电产业的未来,家电企业和商家的活路,都不是靠低价抢来的,也不是拼低价赢来的。即使是过去的某个时代,一些家电企业和商家通过价格战抢到了市场机会,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如果只会拼低价最终还是会陷入价格“沼泽地”无法自拔,或迷失自我或直接出局。
版权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全网最低价拼不出家电厂商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