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新三年”的厦门银行,开局年似乎并不多顺遂。
经历了半年报罕见双降后,最新三季报依然未见好转。2024年10月31日,公司披露三季度报,2024前三季营收41.61亿元,同比下降3.07%;归母净利19.34亿元,同比下降6.27%;扣非净利19.31亿元,同比下降5.91%。虽降幅较上半年收窄,可连续双降仍是公司上市以来从没有过的。
与同行相比也显低迷掉队。choice数据显示,前三季A股上市银行总营收42815.42亿元,平均增速1.36%,总净利16584.78亿元,平均增速4.28%。其中,城商行营利平均增速为3.93%、6.67%。厦门银行是唯一净利增速由正转负的。
要知道,厦门银行一直被视城商行“优等生”。2019年之前净利增速基本上维持在15%以上,2019年至2023年为21.41%、6.53%、18.99%、15.56%、6.30%。
业绩颓势也拖累了资本市场表现。遥想上市初期,厦门银行股价曾触及15.48元/股,市值一度达到400亿元。而目前徘徊在140多亿元,相比高点已腰斩大半。即便今年银行板块表现较突出,厦门银行依然难言出彩。截至11月14日,年内累计上涨12.61%,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倒数第五。
叠加不久前,刚收到因违规向关系人放贷等导致的百万元罚单。一时间成长性、合规性均置于聚光灯下,如何 “稳中有进”成为一道较严肃考题。
1
净息差垫底
投资收益大增喜与忧
业绩下滑,一个主因是利息收入下降。
2024前三季,厦门银行利息收入同比减少0.61%至93.02亿元,利息支出反倒增长4.46%至63.2亿元,进而利息净收入下降9.88%,仅为29.82亿元。
叠加LPR利率持续下行、年初集中重定价、公司加大减费让利力度等影响,该行净息差承压明显。从2023年末的1.28%降至2024H1的1.14%,9月末再降至1.06%,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最低,进而制约了盈利能力。
实际上,净利差、净息差下降已是困扰该行多年的“顽疾”,2021年-2023年,净息差为1.62%、1.53%、1.28%;净利差为1.52%、1.47%、1.2%。2024上半年为1.14%、1.06%,同比再降0.20、0.22个百分点。
细分收入结构,非利息净收入贡献加大,这也是厦门银行转型重点。在5月召开的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姚志萍称,从2009年开始每三年就制定一轮战略规划。现在正执行2024-2026年的第六轮规划,公司将以“稳字起步,稳中有进”,具体可概况为“一个深化、两个着力、三个转型”。
其中,大零售战略转型是重要抓手之一。截至2023年末,零售板块营收14.54亿元,同比增长7.81%,营业利润7.34亿元,同比增长6.39%。零售业务连续三年增长。
进入2024年,面对净息利差压力,更强化了非利息净收入存在感,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的同时,投资收益成为增长主引擎。
2024前三季,厦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减少11.81%至4.326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减少24.04%至1.465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减少3.89%至2.861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67.22%至5708万元,汇兑收益增长498.34%至249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减少67.09%至239.5万元,资产处置收益减少108.75%至-108.3万元,其他收益减少74.22%至5842万元,投资收益则大增175.79%至7.513亿元,在非利息净收入中占比达63.7%,远高于2023年同期的27.7%。
也就是说,投资收益撑起了厦门银行的增量门面。当然这也不是一家表现,2024年债市走牛使不少银行大获红利。据南方都市报,前三季度,17家城商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平均下滑2.1%,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同比平均增长3.5%,投资收益为主的其他非息净收入平均同比增长29.6%。
然而归根结底,投资收益不是银行的主营业务。若过度依赖,投资市场本身的不稳定性,可能加剧业绩波动风险。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业务收入结构不平衡、业绩稳定性较低,是部分中小型银行的通病。投资市场不可控性较大,过分依赖会导致银行在债市整体利率波动,或出现流动性问题时,面临利率和流动性的两重风险。聚焦厦门银行,新三年战略规划中“结构优化”恰被列战略目标首位,投资收益大增需一分为二的看待,个中衍生风险要引起该行警觉。
2
不良双降、个人贷款不良率高企
客观而言,为了稳中有进、结构优化,厦门银行不缺努力、主动化险、抵住了不少诱惑。
截至2024年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10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2005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5.52亿元,较上年末微降,不良贷款率0.75%为上市以来最优水平,仅次于成都银行,居A股42家上市银行中第二低位。
细分看,正常类贷款1985.68亿元,比重96.33%;关注类贷款60.14亿元亿元,比重1.43%;次级类贷款7.73亿元,比重0.17%;可疑类贷款4.99亿元,比重0.24%;损失类贷款2.81亿元,比重0.14%。而2023年末时,分别为2050.95亿元、比重97.8%;30.04亿元、比重1.43%;3.48亿元、比重0.17%;5.09亿元、比重0.24%;7.45亿元、比重0.36%。可见,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增长最快。
联合资信评级报告曾表示,2023下半年,厦门银行根据资产分类新规由原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划分至不良贷款转为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划分至不良贷款导致贷款偏离度有所提升但仍维持在100%以内。2023年受宏观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厦门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关注类贷款占比呈上升态势,仍需对信贷资产质量潜在下行风险保持关注。
截至2024年6月末,厦门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下降17.89亿元至209.04亿元。个人经营贷款余额则达465.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3亿元,个人贷款不良率更升至0.99%、较上年末几乎翻倍、增长0.48个百分点。
财报称,2024上半年国内经济整体回升,但仍呈现结构性差异,部分个体工商户经营出现困难,叠加抵押物价值下跌影响,个人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后续该行将加强贷中管控,持续推进高风险客户的清退。
2024上半年,厦门银行计提减值损失共计4.64亿元、同比增加2.74亿元,增幅达144.18%。成息差之外,影响收益的另一重要因素。拨备覆盖率396.22%,较年初下降16.67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1.68%至741.69亿元。
到了9月末,个人贷款总额从年中的741.69亿元滑至722.13亿元。拨备覆盖率降至390.16%,较上年末减少22.73个百分点、较上半年缩小6个多百分点。
3
罚单、超期履职面面观
公开资料显示,1996年厦门市14家城市信用社和市联社组建“厦门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更名为厦门市商业银行,2009年更名为厦门银行,2020年跻身A股上市公司。
上市当年,公司营收55.56亿元同比增长23.2%,归母净利18.23亿元同比增长 6.55%。据同花顺数据,在42家上市银行中营收增速位列第一,净利增速第5,可谓首秀开门红。
不过2021年-2023年,公司营收53.16亿元、58.95亿元、56.03亿元,对应增速-4.32%、10.9%、-4.96%;归母净利21.69亿元、25.06亿元、26.64亿元,对应增速18.99%、15.56%、6.3%。可以看到,营收增速变得起伏不定,利润虽持增、增速却逐年放缓,叠加2024上半年及前三季的连续双降,颓态或许早就有征兆。
除了成长性,一些内控瑕疵也牵扯市场情绪。以2024年为例,2月初因违规办理货物贸易付汇业务以及未按规定报送统计报表等违法违规行为等,厦门银行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厦门市分局处以约51万元罚款;10月中旬,又因存贷挂钩、向借款人转嫁抵押评估费用等厦门银行漳州分行被罚185万元。一同被罚的,还有时任厦门银行漳州分行营业部负责人蔡港忠,被给予警告处罚。而在2021年12月,蔡港忠就因漳州分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管理不审慎”,被罚30万元。
若拉长时间线,大额罚单也不鲜见。如2023年1月,因违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规定等23项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767.17元罚款764.6万元。2018年初,因票据转贴现业务违规等被罚2450万元等。
2024年8月,厦门银行公布了一份人事调整公告,谢华同辞去首席风险官职务,仍担任副行长兼董秘,行长助理陈松兼任首席风险官。
公开资料显示,陈松曾任兴业银行厦门分行法律事务室职员、风险管理部科室经理,平安银行厦门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授信审批部总经理,平安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合规负责人,厦门银行授信管理部总经理等。
丰富的风控经验,透出企业加强合规运营的决心,一时间给外界带来诸多蜕变遐想。不过上述百万罚单的到来,虽是过去时不代表当下情形,仍折射了陈松身上担子不算轻。
此外早在2019年12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于量任职回避问题的整改给了3年过渡期,要求从业者原则上2022年底前将存量问题清理完毕。
2024年9月,厦门银行宣布年满55岁的副行长陈蓉蓉离任。其在该行工作超20年,一度身兼副行长、首席财务官、董秘三职,此前曾因超监管7年轮岗期限的要求引发关注。
不过,超期履职现象依然存在。公开资料显示,副行长李朝晖自2014年12月起担任厦门银行副行长,目前任职近10年。可是合规治理的加分项呢?
4
成长韧性与责任担当
分红冷思考
当然,看到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闪光点。
比如负债管理方面,厦门银行注重优化存款结构并控制负债成本,减少高成本存款比例的同时,存款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至2024三季度末,个人存款总额达783.38亿元,比年初增加16.66%。截至9月末总资产破4000亿元大关,叠加上文的不良双降、资产充裕度提升,“稳中有进”的经营成效初步显现。
此外,厦门银行致力全面风险管理流程,组建了一支专业的风控策略团队,加强前端风险控制。同时加速推进大数据技术在信贷审批、额度管理、风险预警以及差异化风险管理策略中的应用,继而巩固风险防控基础。
截至2024三季度末,拨备覆盖率虽降至390.16%,但在行业中仍处较高水平,风险抵补能力较强。同时,第三季营收虽仍下降,归母净利却达到7.20亿元,同比增长13.45%,增速边际大幅改善。
资本充足水平也稳中有升,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5.60%、12.54%和10.06%,较上年末均提升0.20个百分点,为资金安全提供了“安全垫”。
更值一提的是,自上市以来,厦门银行一直实行稳健分红政策。2021年至2023年,每股现金分红分别为0.25元、0.29元和0.31元,稳定增长且现金分红率连续三年超30%。以2023年度的分红股利及平均股价计算,厦门银行股息率约6%,在42家A股银行中名列前茅。
伴随最新三季报披露的,还有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共计3.96亿元(含税),占2024年半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32.62%,分红比达到上市以来最高水平。
早在今年5月,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姚志萍就表示,将积极推动中期分红政策落地。如今上述承诺的兑现,彰显了企业成长韧性、责任担当,可敬可赞。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稳健分红的前提是稳健增长的业绩,那么中报、三季报的连续营利双降自然就不是好消息。
而要提振业绩又离不开主业夯实、新业务培育,个中的转型升级想来都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若将上述豪横分红拿出些用于相关战略布局、以提升竞争力、抗风险性、最终赢在未来,是否更香些呢?“新三年”的开局之战将何去从,拭目以待。
本文为首财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厦门银行“新三年”开局战好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