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无缘由的爱,也没有无缘由的恨!电商京东旗下的低价平台京喜,在今年选择以自营策略发力白牌家电等消费品市场,并不突然,也不是做善事,就是看到商业机会。持续消费降级之下,大量低价低质家电产品,还是有一定市场空间的。
常伟||撰写
为什么?凭什么?又能怎么样?
在家电产业竞争早就白热化,从红海进入了血海大战之后,京东京喜还要以自营的策略和手段,整合一批弱小白牌家电工厂的力量,还要继续“淘金”家电行业?
难道,中国家电内需市场,还有很大的商业空间和机会没有被发现?还是京喜背靠京东大平台有了新的力量和策略,可以再次投机于家电行业?
在家电圈看来,京东京喜以自营策略,计划投入百亿补贴的力度,发力白牌家电等业务的背后,主要是看到了两个有利条件:
一是,家电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供过于求”,大量弱小的白牌家电工厂面临着“生死大考”,只要京喜有订单,就能从工厂拿到非常低价格的产品;二是,主要家电消费降级已经是趋势,还会继续出现并加速,对于低价家电的需求会存在较强经营周期。
这就意味着,京喜背靠京东平台,一手可以从白牌工厂的手中,拿到更低价格的产品,一手可以捕捉有低价需求的用户订单。两者一旦拉通,必然就是一种最简单、最直观的生意模式,“低买低卖”靠规模化出货,居中赚差价就行了。
这种生意模式,早在多年前的淘宝特价版、低价电商拼多多,均已经率先实践了,但低价这门生意对于品牌电商和品牌企业来说,并不好做。最大的挑战和难点在于:由于商品的价格低廉,质量很难保证,根本留不住用户,只是抢到一些价格敏感型的订单。同时,这种完全的“低价格驱动”生意,根本建立不了品牌和口碑,属于典型的“一锤子买卖”。与京东这种平台型电商,还是零售商业的领头羊身份和地位是不符合的。
所以,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日用消费品,单价低,或者使用频率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用户的意见还不会很大、很持久,顶多下次就不再购买了。但是,家电产品却截然不同,不管是大家电,小家电,还是厨电,都是家庭的必备品,更是家庭的耐用消费品。对于品质的要求是居于价格、功能、技术等前列,排名第一位的。
虽然,这几年拼多多、淘宝低价版,瞄准三四线市场,以及农村市场,通过低价格抢到了不少的用户订单,但是很多用户在买到了超低价家电的产品过程中,也频频遭遇“假冒货、劣质货”,甚至是“以次充好”等家电产品,不只是产品寿命短,而且存在安全风险。反而让一大批坚守品质底线的家电企业和商家们,赢得了更多的好口碑。
所以,这几年很多家电企业,虽然一边在关注线上电商平台,拼低价冲规模,另一边还聚焦线下的场景和体验,推动精品、中高端新品的销售。就是因为家电是耐用消费品,没有质量底线支撑的家电,是难以赢得用户,也难以建立用户口碑和信任度的。
家电圈认为,京喜眼中的“香饽饽”家电白牌工厂,相对品牌家电工厂,确实存在着“没有品牌的用户认知度、没有市场的渠道推广力,没有市场竞争和产品溢价能力”等挑战,但自身也存在很多内部的问题:一是,没有成熟而稳定的品质管理体系;二是,基本没有产品和技术的体系储备;三是,缺乏较高的自我要求和标准,很容易突破商业底线和产品底线,采取“偷工减料”和“以次充好”等等投机策略。
对于京东京喜来说,只是看到白牌家电工厂的软肋,可以拿订单来撬动他们的合作与让利,也需要看清楚白牌家电工厂背后的缺陷和不足:思路落后,认为只要有制造能力,有产品,就不愁卖;不思进取,压根不关注市场竞争、用户需求和竞争变化。或者是,偷懒害怕、不愿意投入、不敢于投入,最终造成没资源、没实力。
看到了家电消费市场的降级商业机会,看到了低端家电制造工厂的生存艰难,也看到了家电产业“偷工减料和以次充好”的套利空间。本质上,作为一门小生意,京喜选择自营手段加码白牌工厂的逻辑,是没有问题。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商业的健康可持续性,京喜还必要具备“长期主义”的战略和走远路的布局,系统介入白牌工厂的生产工艺、产品研发,甚至是上游的供应链和中游的制造链,最终才能重构下游的零售业态。
最后家电圈想说两点:一是,不看好京东京喜,以自营策略发力白牌家电业务,这不是京东创新商业模式和重新定义用户需求,只是利用消费降级、利用白牌工厂的生存困境,继续搞低价、超低价的恶性竞争;搞来搞去,就是跟淘宝、拼多多拼低价,最终就是一地鸡毛。
二是,家电市场的竞争是完全开放的,用户需求是多样的,但是作为京东,以及京东京喜来说,不能只是一味在市场上“收割韭菜”,还应该推动家电产业,特别是家电流通行业的模式、手段和经营理念升级,助力家电企业从中高端精品,到方案套系,以及增值服务等超出用户预期和惊喜的商品提供。不能错误地将家电市场竞争,推向拼低价的恶性竞争泥潭之中。
这年头,家电行业的低价生意,不好做了!对于京喜来说,这还是很多同行早就走过的老路、小路!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京喜发力白牌家电的一大挑战两个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