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最新信息,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杰新材)的IPO将于2024年11月1日上会审议。永杰新材本次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
按照IPO规划,永杰新材此次冲击主板上市,拟募集资金约20.89亿元人民币,用于年产4.5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箔技改项目、年产10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技改项目、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财闻网发现,永杰新材早在2012年就曾计划在A股上市,但彼时公司因业绩波动问题在2014年6月撤回了上市申请,当时撤回原因主要是业绩大幅下滑。2022年7月,永杰新材重启IPO,再度谋求在沪市主板上市。不过,财闻网观察到,公司目前的业绩依旧是大起大落状态,主要因其产品深受锂电行业宏观大环境影响。此外,该公司存在的突击入股、偿债风险、募资还贷款等问题也备受市场人士关注。在当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其IPO前景存疑。
业绩起伏坐“过山车”老毛病依旧
公开信息显示,永杰新材是一家专业从事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产品主要包括铝板带和铝箔两大类。据了解,铝板带箔是众多下游行业继续深加工的基础材料,永杰新材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车辆轻量化、新型建材和电子电器等下游产品或领域。公司曾被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评选为“中国铝板带材十强企业”,产品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永杰新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3.03亿元、71.50亿元、65.04亿元和37.32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3.54亿元、2.38亿元和1.64亿元。
财闻网注意到,此次IPO,永杰新材上次主动撤回IPO的主要原因,即业绩波动较大的“老毛病”依旧未改。如以业绩表现来说,2022年,永杰新材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44%、47.80%;而到了2023年,其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出现了分别同比下跌9.04%、32.73%的现象。
究其原因,是因为永杰新材的业绩主要受锂电行业景气程度影响较大。如在2021年和2022年,得益于锂电池、电子电器行业的快速增长,公司业绩也出现大幅增长。而到了2023年,锂电行业整体处于下滑趋势,直接对永杰新材铝合金板带箔的营收产生明显影响。永杰新材的主营业务毛利率随即由2022年的9.68%下降至2023年的8.85%。
永杰新材在招股书中也坦承,公司存在业绩波动风险,如果新能源汽车和电子电器产品市场销量出现下滑,将导致相应市场对铝合金板带箔需求下降,从而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财闻网认为,在当前IPO环境下,对企业的稳定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永杰新材拟登陆的是上交所主板,其如此起伏不定的业绩表现恐怕难以担负起沪市主板上市公司的“高大上”形象。
疯狂借钱背负巨额债务“包袱”
除了经营业绩大起大落坐“过山车”的老毛病未改,永杰新材的诸多财务指标表现也很差,并且其身上背负着巨额的债务压力。招股书就显示,永杰新材近三年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均处于高位。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及2024上半年,永杰新材的短期借款分别为11.92亿、9.01亿、4.93亿、5.4亿,长期借款分别为1.60亿、1.88亿、0.20亿、0.49亿。可以发现,2023年度永杰新材虽然长短期借款的数额有大幅下降,但到了2024年上半年,其长短期借款的数额又出现了明显增长。
如此多的长短期借款,导致永杰新材的负债率居高不下。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末,永杰新材的总负债率在55%-70%之间。而同期公司的货币资金最高时仅仅刚过5亿元,低的时候还不到3亿元,均无法覆盖短期借款。尤其是2019年和2020年,其资产负债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0%以上。
面对如此高的债务风险,监管机构自然也是格外关注,上交所在问询函中就要求永杰新材充分解释短期偿债风险。永杰新材对此回复称,公司货币资金充足,现金流量情况良好,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公司存在出现短期偿债风险的可能。
财闻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造成永杰新材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其较高的银行债务、业绩波动较大、产业链中话语权较低以及财务费用负担重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水平。
据了解,永杰新材业务所处的铝压延加工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一套热连轧生产线投入少则数亿元,多则数十亿元,使得构建完整的工艺体系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导致永杰新材在进行规模扩张时产生了大量银行借款。
财闻网检索招股书发现,永杰新材的银行债务总体处于较高水平。报告期各期期末银行债务分别为17.76亿元、13.72亿元、14.61亿元和14.85亿元。并且,永杰新材在招股书中表示,为满足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公司主要经营性资产均处于抵押状况以融通流动资金。也就是说,永杰新材的债务“隐雷”一直高悬头上,公司如果处理不好这个问题,对IPO进程将造成实质性影响。
一边分红一边募资还银行贷款
按照招股书所示,永杰新材本次拟在上交所主板募资20.89亿元,用于年产4.5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箔技改项目、年产10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技改项目、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项目。其中,按IPO规划,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公司拟募集5亿元,补充营运资金需要3亿元。
招股书中,永杰新材解释称,本笔拟偿还的银行贷款产生的原因在于:为实现产品品质升级、产品系列完整以及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化生产体系,在2012-2014年期间,公司曾申请在A股IPO发行上市;上市募投项目是构建热轧工艺体系,项目对应总投资为10亿元,其中建设投资88,335.00万元;根据当时的业务发展规划,在审核期间,公司通过银团借款已提前启动该募投项目投资,于2011年10月由永杰铝业(借款人)与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牵头行),浦发银行杭州萧山支行(参贷行及代理行)和工商银行萧山分行(参贷行)签订了《固定资产银团贷款合同》(编号:ZD9507201100000136),该合同约定银团向借款人借款 40,000万元用于热连轧项目建设。在撤回项目申请后,公司仍以自筹资金持续投资完成该项目,因此形成了较高的银行借款。
后来,随着该工艺体系的建设进展,2013年10月永杰铝业与前述银团成员重新签订了《人民币资金银团贷款合同》(工银浙银团2013-1-012号),合同约定以50,000万元用于置换与补充前述产线建设期的固定资产贷款。而本次拟用于偿还的借款最初是永杰铝业为构建热轧工艺体系向银团借入的固定资产建设贷款;随着该工艺体系逐步建成,该贷款转变为资金周转用途的银团借款。
也就是说,这笔5亿元的偿还借款募资项目就是永杰新材10年前IPO失败当时准备投产的项目,这个项目后期建设完成后公司由于缺少现金,便把项目直接抵押给了银行,后来随着还本付息压力的增大,这笔贷款又转变为资金周转用途的银团借款,而现在公司的计划是,通过这次IPO间接从市场融资出来5亿元,一次性把银行债务进行还清。
财闻网发现,永杰新材在招股书中对此解释的也是“理直气壮”,报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长期借款及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14.85亿元,占总资产的 45.76%,对应偿债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为保障正常的生产经营,公司每年需支付高额利息。
公司缺钱不想着去改善经营状况,开源节流,一心就想靠二级市场募资来进行弥补?财闻网只能说,永杰新材的算盘真是打得太“好”了。而且关键的是,永杰新材一边喊着没钱哭穷,一边还在进行分红。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22年进行了现金分红3835万元,虽然金额不大,但也占其当期净利润的近17%。而且,公司在业绩波动较大,且负债较多的背景之下还分红,确实让人感到诧异。
财闻网发现,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永杰新材的实控人是沈建国、王旭曙夫妇,二人通过永杰控股、杭州望汇以及直接持股的方式合计控制永杰新材超过69%的股权。可以想见,这笔分红基本是装到了大股东的口袋里。
与巨额负债和现金分红对应的是,永杰新材此次IPO拟募资约21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3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用于还贷及补流的金额共计8亿元,占拟募资额比例超过38%。
先从银行取得借款、然后转手分红给大股东中饱私囊,最后所有这一切都靠IPO成功后由二级市场投资者来买单。在监管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永杰新材的这条路显然是越来越走不通。
毛利率异常和突击入股被监管关注
此外,财闻网发现,永杰新材的铝箔毛利率问题也被监管层重点关注。同样一个产品铝箔,卖给生产商毛利率都在10%以上,而卖给贸易商基本是没有利润,甚至在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还出现了-5.97%和-3.74%的毛利率,也就是说对贸易商客户都是在亏损卖铝箔产品。
永杰新材对此的解释是,卖给贸易商的产品是残次品,但又不影响运用到其他领域,所以才亏损卖的。但很显然,财闻网认为,这样的解释根本不合理,即便说是残次品,不影响其他领域应用,但也不至于亏本卖出,这是何道理呢?其中难道涉及到一些利益输送问题?
而对此,监管层也关注到了,对于永杰新材的财务内控有效性和业绩真实性,特别是涉及到的“融资性贸易”的问题。因为这种贸易可能涉及没有实质业务往来的资金融通,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包括毛利率的准确性。这表明监管机构对公司毛利率问题和相关财务指标的合理性持审慎态度。
财闻网还注意到,在IPO前,永杰新材还经历了突击入股和估值的快速增长,例如,前海投资、长兴国悦、中原前海等股东中有不少都是永杰新材在提交招股书之前一年内入股的。如果上市成功,按照招股书中募资额估算,永杰新材估值将大幅飙升至84亿元。由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些新股东将获得近5倍的投资回报。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突击入股的核查日趋严格。证监会特意发布相关规定,重点约束股权代持、临近上市前突击入股、入股价格异常等市场反映集中的问题。
此外,根据公开媒体报道,永杰新材还曾发生因生产致员工死亡事件,并且公司多次受到行政处罚。存在如此多问题的永杰新材究竟能否如愿IPO成功,财闻网对此也将持续关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永杰新材IPO:募资5亿偿还贷款暗藏玄机,10年前窟窿如今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