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0月20日讯(记者 邱思雨 郭辉 李煜) 安徽掀起了“科创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安徽考察调研,为安徽发展把脉定向。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察看安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听取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介绍,就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科大国盾量子、汇成股份、元琛科技、松井智能等多家科创板公司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同时不断提高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安徽科创氛围正变得更加浓厚。
▍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感到了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的关心和重视。”科大国盾量子董事、副总裁唐世彪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安徽考察,科大国盾参与研发的“小型化量子卫星地面站”等高科技产品也在展览中亮相。
据《安徽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本源悟空”研制团队主要负责人郭国平表示,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量子计算领域努力实现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守好量子计算赛道,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量子计算机,让中国造量子计算机“走出国门”,推动各行业落地量子计算应用。
东超科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韩东成表示,将按照总书记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明确要求,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在智能座舱、医疗卫生、民生工程、智慧家居、展览展示等领域拓宽应用场景,以场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院长彭寿表示,将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科学技术打头阵,立足“四个面向”,聚焦半导体、泛半导体、深海深空、国防装备等战略前沿领域,深入开展玻璃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加速形成材料领域新质生产力。
▍从“安徽科创”到“科创安徽”
近年来,安徽省在科技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依托龙头企业,“集链成群”是安徽资本市场的一大特色。截至目前,安徽上市公司已形成汽车、半导体等多个特色产业集群。
其中,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安徽全省汽车产量达150.6万辆,同比增长46.7%,占全国比重达10.8%,居全国第2位;其中新能源汽车62.1万辆,同比增长81.4%,占全国比重的12.6%,居全国第2位。
“安徽在科创方面展现出独特的特征与优势,政府对科创支持力度大,企业对研发的积极性高,创新环境优越,创新成效显著。这些优势为安徽的科创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安徽的科创产业呈现出创新能力强、发展速度快、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特点,特别是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安徽已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安徽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顶尖高校、学术研究机构,构筑起了集科研、教育于一体的密集型知识创造高地,特别在量子通信、可控核聚变、智能科技等前沿领域占据先发优势。合肥市及周边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汇聚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矩阵,展现出完整的产业链条与高效的资源配置。”
支培元进一步表示,“依据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创新链重塑产业链,加速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步伐,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要注重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融合发展。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化与发达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提升安徽在世界科技创新版图的地位与影响力。”
支培元认为,安徽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显著的综合优势,面对未来,应当紧抓时代机遇,锐意改革创新,全面激活科技创新潜能,为我国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贡献更多“安徽力量”。
“在产业硬核能力上,合肥拥有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3个国家级战新集群。同时,合肥的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将为发展未来产业提供坚实支撑。”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高级副院长丁国杰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合肥的科创板上市企业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整体优势明显。
关于安徽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以及新兴产业聚集地的相关行动,丁国杰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安徽应着力在发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用、提升硬核产业创新能力,发挥合肥核心辐射效应,带动安徽省其他城市联动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从全国角度看,安徽在科创方面成就显著。在量子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功研发出多项重大成果;新型显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郭涛表示,安徽未来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持续发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全国科技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超20家安徽企业登录科创板
随着安徽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逐步深化,在科创板上市的安徽企业数量也逐步增多。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4家安徽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数量对比2020年的8家大幅提升。其中,有2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位于合肥市。
值得一提的是,市值超百亿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有4家。晶合集成以395.81亿元的总市值位列第一;芯动联科、国盾量子、颀中科技分别位列第二、第三、第四。
图:安徽目前的科创板公司情况
具体到企业,其中,晶合集成主营12英寸晶圆代工业务及其配套服务,系国内第三大晶圆代工厂。近日,该公司披露业绩预告,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2.7亿元到3亿元,同比增长744.01%到837.79%。
晶合集成表示,随着行业景气度逐渐回升,该公司自今年3月起产能持续处于满载状态,并于今年6月起对部分产品代工价格进行调整。该公司还宣布其28nm逻辑芯片已通过功能性验证,于近期成功点亮TV。
从行业分布来看,包括晶合集成在内的半导体企业成“主力军”,数量达7家。市值超百亿的企业中,芯动联科、颀中科技均为半导体企业。而在2020年,安徽省尚未有半导体板块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安徽省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69.9%。随着近年来安徽省加大在半导体产业的投入,上市公司数量也随之大幅提升。
研发投入方面,以2024年半年报数据为例,晶合集成研发支出达6.14亿元,位列安徽省科创板上市公司第一;研发支出过亿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还有会通股份、巨一科技。
“在新的阶段,公司将全力以赴地投身于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量子领域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科大国盾量子董事、副总裁唐世彪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的指示,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勇气,攀登量子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新高峰,推动量子通信在政务、金融、能源、运营商等领域的应用,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让量子计算、量子测量中的实用技术走出实验室,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
唐世彪所在的科大国盾量子,在我国量子科技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推动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实现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领域关键产品及核心组件的自主可控。目前,国盾量子正推进向中国电信全资子公司中电信量子集团的增发,以期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
汇成股份董事会秘书奚勰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安徽依托本地,科教及产业资源优势,持续深化产学研联动,为科创板公司布局新兴技术应用领域、在瓶颈技术环节取得突破提供助力,也为科创板公司扩充研发团队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与此同时,安徽充分发挥本地链主型企业带动效应,并通过产业投资,持续引入产业链薄弱环节及新兴科创企业。
元琛科技董事会秘书蒯贇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站在安徽省科技创新的高地,紧邻众多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模式的学习样本,公司依靠本地蓬勃的科创氛围与人才力量,通过深入链接资源,与合肥工业大学等区域内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快自身技术创新研发进程与科技成果转化,每年新产品新技术递增20%。”
据蒯贇介绍,在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该公司也正式开启了自身的“双跨”战略:一是“跨国界”,布局全球,跨境出海;二是“跨行业”,锚定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充分挖掘AI技术的强大智能,持续推动AI在环境领域的创新应用与产业化进程,完成从环保新材料制造商到智慧环保产业服务商的转型蜕变。“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安徽的优势资源,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科创板公司,公司深刻体会到,过去几年来,安徽的政策支持和创新环境为公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使公司能够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研发。”井松智能董事会秘书朱祥芝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和灵活的政策激励,促进了公司与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一体化格局。”
井松智能主营业务为智能仓储物流设备的研发与制造、智能仓储物流软件的开发等。该公司自主研发仓储管理系统(WMS)、仓储控制系统(WCS)、制造执行系统(MES)和(AGV 调度系统)等,可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接,从而提升企业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展望未来,朱祥芝表示,希望继续借助科创板的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更多智能解决方案,以推动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同时,该公司将致力于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安徽掀起“科创热”!科创板公司纷纷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