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周立
安全,正成为储能淘汰赛的重要关卡。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并网与电网稳定的关键环节,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储能新增并网项目规模达22.80GW/49.10GWh;按能量规模比较,是2022年新增装机的近3倍。同时,2023年新增并网项目规模也超过去10年中国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的总和。
然而在储能电站遍地开花之时,储能电池火灾事故频发。为了提高安全、降低风险,2023年国标《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正式实施,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相关安全要求。今年上半年,国内对于储能安全、消防政策收紧已成大势所趋。
今年5月,浙江发布《工商业储能柜技术规范》标准,为全国工商业储能领域的首个标准。9月30日,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发布《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这也是国内首个针对电化学储能领域的消防安全标准文件。
据高工储能披露,浙江省内已备案的2000多个储能项目中,90%以上都将面临消防整改。到2025年,能够顺利通过整改并继续运营的项目可能会少于一半。而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数据库数据显示,2024年8月,工商业储能装机规模468.40MWh,同比降低34%,增速已远不及年初对工商储市场的高预期。
“工商业储能从去年到今年已经淘汰很多了,一开始觉得谁都能做,现在也难了。”有业内人士感叹道。
在此背景下,已经陷入“价格战”的储能行业将如何发展?
安全事故频发或成储能发展“减速带”
近年来,在储能市场需求井喷式爆发之下,储能系统却因供需错配而陷入价格低谷。除此之外,因此前储能电站的消防与安全标准不统一,规范性存在差异,安全事故频发。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在可靠性方面,电化学储能电站非计划停运901次,同比增长261.85%;单次平均非计划停运时长31.55h。电站关键设备、系统以及集成安装质量问题是导致电站非计划停运主要原因,非计划停运次数占比达80%以上。
而自年初以来,储能电站相关火灾事故频发,从德国尼尔莫尔商业区的锂电池储能集装箱火灾、美国加州Gateaway锂电池储能电站火灾,到国内海南、浙江、北京等地工商业储能项目火灾……这些事故给各个地方和业主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统计发现,事故发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内部电芯失效,引发电池与模组的热失控,最后引起整个储能系统的着火或爆炸;二是外部辅助系统故障引发的储能系统故障。
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频发,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业内也掀起消防整改“风暴”。
自去年7月新国标《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GB/T 42288-2022)正式实施,填补了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配置相关国标的空白之后,山东、广东、湖南等省份也陆续收紧储能消防安全政策。
在浙江,温州瓯海率先甩出消防“整改通知单”,要求储能电站补充提供经第三方检测合格的消防检测报告,逾期未提供或经消防检测不合格的用户侧储能项目,将取消验收合格意见,不予兑现相关补贴。随后,温州工商业储能电站纷纷开启紧急整改行动,热火朝天地给储能电站修建消防站房。
除了温州,杭州、金华等地也陆续出台政策文件,加强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要求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工程参照电力建设工程开展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湖州的政策文件同样明确,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单位须在项目投产前组织开展竣工验收并出具竣工验收报告;新型储能项目单位在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向属地建设部门申请消防验收或备案抽查。
“消防政策收紧意味着(工商业储能)项目验收更难了。”上述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相关标准制定推出对工商业储能项目的使用环境和验收标准影响会更大,对本身消防监管严格的大储项目影响相对可控。
“以前工商业储能电站因为规模小,且标准不明确,所以消防方面没有特别统一的验收标准和监督方,很多小公司对消防要求都不熟悉,业主也不在行,就做出室内或地下储能电站等不合理方案。”该业内人士表示。
在储能消防安全政策收紧的同时,不少地方出台相关“首个”标准,对储能消防提出更高要求。如今年5月浙江发布《工商业储能柜技术规范》标准,为全国工商业储能领域的首个标准,对系统技术提出较高要求,涵盖储能电池、消防、热管理等方面。
9月30日,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发布《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这也是国内首个针对电化学储能领域的消防安全标准文件,对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自动灭火系统、对锂离子/钠离子电池预制舱(柜)之间的防火间距,以及防火墙长度高度做出细节规定。
上述征求意见稿要求,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系统响应时间≤2s,15s内应扑灭明火,明火扑灭后24h内锂离子电池模组不应爆燃或复燃。锂离子电池模组应设置灭火装置,启动到释放灭火介质时间≤1s,扑灭萌芽火灾时间≤1s,灭火后不复燃。
不过,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研究员、上海知锂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广帅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要求是非常理想的标准,对于电池电化学系统来说较难达到。“不论是以往国外还是国内其他电站,基本达不到这个标准。但是如果能做到这个标准,还是具有比较好的灭火效果。”
防火墙和消防系统标准的出台与统一,使得个别不顾及安全性的承建商和厂家不能无底线地偷工减料。
“对电池舱之间的防火间距的规定会要求占地面积大一些,对防火墙的长度和高度有要求,这些对建设方来说都是成本”,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一些已经投建的工商业储能电站还可能因为不符合新标准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成本的增加,叠加电站收益不佳,不少储能示范电站停运,但这同样会带来新的安全隐患。据韩广帅了解,目前有部分停运储能电站的电池因长时间不运维或不使用出现劣化问题,“很多电站建的时候就是为了补贴,拿了补贴之后运营不赚钱,又不好拆除,这也是个两难局面。”
储能消防“冰火两重天”
“消防关”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储能电站面临难以投运或被拆的命运,但也成就了储能消防安全行业的“暖春”。在储能消防企业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不少储能消防企业在今年出现“爆单”现象。
根据天眼查,成立时间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登记状态为存续/在业、经营范围提及储能和消防的企业有5559家,同比增长35.19%。
青鸟消防(002960.SZ)曾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透露,其储能消防板块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超10GWh储能消防系统的供货,同比增长近一倍;而2023年公司储能消防类项目累计发货金额超过8500万元,同比增长超110%。近期,青鸟消防也提到,其已与多家知名的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商合作,提供更智能、更安全的消防解决方案。
国安达(300902.SZ)在2024年半年报提到,其报告期内营收为1.50亿元,同比增长51.85%,主要系储能消防行业收入增长所致。分行业来看,在电力电网、交通运输营收下滑时,国安达的储能营收同比暴增424.01%,毛利率也提升至25.61%。
在储能消防业绩大增的同时,也有跨界玩家看中该赛道,期望分得一杯羹。
原从事烟标印刷业务的*ST金时(002951.SZ)在今年1月通过股权收购及增资方式完成对四川千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页科技”)的收购,正式进军储能消防系统应用领域,而这一举措也让*ST金时今年上半年扭亏为盈。
*ST金时2024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探测预警及防空装置产品实现营收3638.83万元,占总营收97.35%,毛利率为18.34%。9月,千页科技还中标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储能组部件规模集中采购项目,目前尚未签订正式合同。
不过,也有储能消防企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创为科技2024年半年报披露,其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探测预警及防空装置的营收为8168.72万元,同比增长42.88%,但毛利率却降至20.85%,同比减少44.82%。
此前,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在行业论坛上透露了一组统计数据,3.35MWh液冷集装箱消防单瓦时的成本从2022年第四季度的0.0657元骤降至今年二季度的0.0179元。这意味着,一年半的时间里,储能消防环节的单位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
不过,电池本体因素仍然是储能系统安全的核心,重点关注和大力开展的热失控提前预警和消防安全技术,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锂电储能系统的安全事故。
韩广帅表示,前期的预防,包括整个生命周期的巡检或体检、以及对储能行业不同应用场景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可能比后期的消防更为重要,“大家都不希望出现火灾,灭火是最后一道防线。”
“以前大家做储能系统的想法非常理想化,就是把新能源汽车的退役动力电池用来做储能电站,以实现电池价值最大化。但现在大家发现,退役电池的安全性、一致性是很难判断的。国家能源局不允许在大型储能电站用退役的三元锂电池,但它是否能用在户储、工商储,这些都是没有明确规定,有的人为了贪图便宜会选择这些电池。随后,他们就会发现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出现较多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可能管理系统也会出现问题。”韩广帅解释。
韩广帅提到,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在做电池全生命周期测试,并且会通过巡检结果对电池系统、管理系统进行动态化管理,以及对元器件更换,从而达到延长储能产品的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储能发展并没有预期那么快,所以该类仿真工作和研究得出的结果还需要更多实体数据的验证,从国家以及各地区省市的重点研发计划来看,应该三年左右能够将(电池全生命周期测试)研究得相对透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储能淘汰赛背后:消防整改风暴席卷行业,“工商储项目验收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