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峰科技(688007)$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志刚
最近这个行情,股民们成了真顶流,一度还被奉上了江湖最高礼仪——择偶标准:嫁人就嫁炒股的人,你绿他三年,只要对他好那么两三天,他就又相信爱情了。
股市好是好,大牛无疑了,可惜是疯牛,大盘能牛多久?更扎心的是你的股票能牛多久,目前这个节点看,是个未知数。
这个时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醒,越是行情乱,诱惑多,越要冷静,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波股市背后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从动力源头来看,这波牛市无疑是政策拉动的,说白了,就是政策市。
股民层面来看,就是为了让大家在股市上赚到钱,从而刺激消费,节点放在国庆节前夕,目的已经是直给了。
从上市企业端来看,A股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为了满足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当下的节点,亟需让新质生产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早日起来,完成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政策拉动因数权重高,所以思路就要清晰些,跟政策走,盯紧新质生产力赛道,盯着半导体,盯着各个赛道的“小华为们”。
老粉都知道,我经常关注新能源相关产业链,车载光学等业务。今天,借着这个行情,谈下车载光学业务在当下市场的投资逻辑以及如何抓住这波牛市。
本文将主要是围绕以下两点展开分析:
1:车载光学业务能否成为光峰科技的第二曲线,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2 :混沌的疯牛时代,我们该如何找寻投资洼地?
车载光学业务:能否再造一个光峰科技?
看硬科技公司,我觉得核心就两点:
第一个是技术实力,有没有真功夫,而不是概念,尤其是有些企业就爱跟风炒概念,明牌割韭菜,一定要注意。
第二个是商业化落地情况。千万不要以为企业技术实力硬就够了,市场上有一批这样的企业:海归派博士一堆,甚至不乏学术大牛带着学生出来创业的,结果技术上一堆操作猛如虎,一看业务原地杵,好的科学家不一定是好的企业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按着这个框架,我们去看光峰科技的车载光学业务。
技术层面:ALPD半导体激光技术过硬,且已经经过市场验证了。
光峰科技的基本盘就是影院业务,国内这块做的非常头部了,技术能打不能打,已经被市场验证了无数次了。
尤其是,ALPD半导体激光技术。首先具备首创性,公司首次将稀土材料应用在激光光源中;其次,独创性突出,为提升稀土材料被激光激发后的稳定性,探索出了独特的脉冲模式,独创了稀土材料的脉冲架构,并进行了严密的专利保护。
截至目前,光峰科技在全球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000多项。技术,是光峰科技持续深挖的“护城河”,这也是光峰科技做车载光学业务技术维度的背景。
当然了,做好影院业务不代表就能做好车载光学业务,从影院到车载,技术难度并不小:首先要通过冲击测试,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冲击都可能对元器件造成损害,要做到车规级,抗冲击是必须要做到的;其次是要通过盐雾测试,满足沿海地区环境的抗腐蚀要求;然后是必须通过湿度和霉菌测试,确保元件的材料和涂层能够抵抗湿气和霉菌的侵蚀,保持足够的可靠性;然后是要通过气味测试,确保车内空气质量对驾乘人员的健康无害。
实际上,产品要做到车规级,需要通过超50条的可靠性、电性能和EMC测试项目,最终才能获得车企的准入通行证。
从目前光峰科技车载光学业务的成绩来看,无疑是已经占领了技术高地。以问界M9为例,该车型搭载了业界首个车规级投影巨幕。“公司开发的业界首个同时也是全球首个车规级投影巨幕已成功量产落地,获得了市场和用户的高度认可。”李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到。
技术难度高,短板是,要有积累,还要不断地寻求新突破,好处就是一旦突破了,意味着门槛高,护城河深,能实现对市场的卡位竞争,给业务团队留有足够长的机会窗口期,技术护城河,为车载光学业务再造一个光峰科技,提供了丰腴的土壤。
落地层面:定点合作多,增速快背后爆发力强。
落地层面,我们直接看数据:
据赛力斯官方消息,截至目前,问界M9累计大定已突破15万辆,蝉联50万以上车型销量第一,持续创造中国市场豪华品牌车型纪录。此外,2024年5月,光峰科技再次收到赛力斯汽车出具的《开发定点通知书》,将为问界新车型供应智能座舱显示产品,预计2025年内量产供货。
截至24年9月份,光峰科技共获得7个车企定点项目,包括问界车型2个(均为智能座舱显示品类)、北汽新能源1个(享界S9已落地)、比亚迪2个(智能座舱显示、车灯模组)、华域视觉(AR-HUD的PGU显示模组)、奔驰Smart精灵#5概念车(彩色投影灯)。
10月15号,根据光峰科技发布公告——关于自愿披露公司收到北汽新能源第二个开发定点通知公告,刚跟旗下的享界S9合作完,紧接着上马第二个项目,这反应出来:一是光峰的车载光学业务效果好,二是车载光学业务,复购率高。
值得一提的是,搭载了光峰科技提供的车规级投影巨幕的享界S9,和问界M9一样,自8月8日正式发布以来,上市20天就成了车圈的当红辣子鸡,目前已实现大定8000台。
财报上体现的也很明显,在上半年,车载光学业务营业收入就达2.41亿元,而在2024第二季度单季度即实现收入约2亿元,环比一季度增长300.2%。
上面这段话的重点,不是营收金额,而是环比增长300.2%,分析成长型业务体量重要,但是势头比体量更重要,增长势头代表着速度,代表着潜力值,而且是已经落地的被市场验证过的,比概念比故事靠谱一万倍,这是铁的事实。
之前文章我就反复说过,光峰的车载光学业务早就跑通了从1到1阶段,从1到10阶段,现在是跑从10到100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快,就像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已经不用看官方的统计数据了,走到大街上自己看就行了。熬过那个节点,就很快了。
当然了,车载光学业务能否再造一个光峰科技,挑战也不少,比如新能源车企内卷加剧,势必会将战火引导到供应商,如何保证足够的利润,是光峰科技车载光学业务的挑战。
最后,复盘下,说这么多光峰科技,核心不是为了突出公司,而是拿我自己比较熟悉的公司作为案例,让读者有一套研究企业的体系,这套认知体系,比什么都重要。
混沌的疯牛时代:如何做高成长的朋友?
有上面案例打底了,我们接着分析今天的第二个话题:混沌的疯牛时代,我们该如何做高成长的朋友?
我先说下,咱们不针对具体公司,我主要是讲行业,讲普遍化不讲个性化。
1 技术,尤其是前沿技术类的,符合时代趋势的,最终一定可以。
当前,最大的风口就是新能源汽车,但是新能源这一路走来可谓是筚路蓝缕。
拿比亚迪来讲,之前巴菲特高调买入的时候,王传福喜提中国首富,可是好景不长,很多年的时间里,比亚迪都是低端,落后的代名词,比亚迪汽车更是廉价、low的代名词,这几年新能源火起来了,比亚迪转身晋升为迪王,一雪前耻。
同样的还有蔚小理,也曾经一度被称为难兄难弟,年度最苦逼三兄弟。现在那?新势力代表般的存在。
不是这些企业多厉害,而是时代趋势,符合时代趋势的高科技,最终一定可以的。
再比如汽车供应链企业们。能提升消费者舒适度的供应链企业,长期看,一定有价值。再比如车载光学业务,妥妥的提升消费者体验。比如辅助驾驶,现在再拉胯,也总有企业坚持到最后,并赚的盆满钵满的。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就是公司背后的业务所蕴含的人性,比如满足人性的懒惰,安逸、享受等等。
2 如果一秒都不想拥有,就不要长期拥有。
我一直觉得,这波牛市的持续性是大概率的,一定要相信上面的决心。但是还更要留心,牛市也有拉胯公司,越是牛市,越是要小心那些包装起来的公司。基本面好的公司,即便短期跌了,不用太担心,好公司不必太在意短期的得失,因为终究会涨回来的。
但是拉胯的企业飞上天,除非等到一波大的普涨行情,不然,很难翻身的。现在的行情是啥,踩踏式购买,有些股价涨了,属于是价值回归,之前被严重低估了,有些是涨了一波,然后高管们都开始疯狂减持了,好不容易盼来了机会期。
所以这个时候,即便是玩短线的,也尽量要有些长线思维。万一被套,依然会有机会翻身。好公司,好的基本面,才是最终的王者,才能抵抗波澜诡谲的行情,才能穿越时间。
3 再强调一遍,政策行情,就要紧跟政策方向
在中国,听大家长的话,短期不一定能让你立竿见影,但是长期,肯定是100%有效的。
拿地产与高科技来讲,中国的发展思路是想从恒大模式切换到华为模式,地产这个发动机能拉升经济,但是代价有点大,高科技才是最契合国情的发动机。
所以这两年新质生产力,提及的频次最高,这也是我这几年尤为关注高科技企业比较多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新能源产业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为啥大力扶持新能源,环保是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是工业皇冠,本质跟地产一样,涉及的产业链条众多,容纳的就业体量足够的大。新能源产业也很争气,这几年确实起来了,相关产业链,供应商跟着也是一波大机会的。
经济在复苏,这个趋势是挡不住的,我们老百姓听话照做就行,当然,最关键的就是量力而行。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