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Y-生活与科技

你创作的,就是头条
一起分享生活指南
首页 > 财经

防止“减持”成为“漏风口”

国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是五项具体内容中的关键一项。由于政策支持信号的释放以及投资者信心增强,近期A股快速上涨,显示出投资者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前景的积极乐观情绪。与此同时,一些上市公司股东纷纷减持部分持股以锁定利润,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当前国家尽可能地采取政策措施维系经济增长向好向上局面的时候,如果大量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控股股东、董监高进行高位套现操作,减持行为所涉及金额巨大,动辄数千万元乃至上亿元,如此大规模减持行为不仅寓意着上市公司自身对其未来盈利能力或其他方面感到担忧,更会导致市场投资者的持股信心显著降低,进而放大减持行为呈现出的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不达预期的程度,成为通过“抹黑”中国股票市场危害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运行的“漏风口”。

实际上,此轮大规模的“减持潮”已持续多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二级市场大涨期间,9月25日至10月7日,超80家公司披露了减持进展或减持计划公告;10月7日,近1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减持计划公告;10月8日,5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减持计划公告,其中23家公司股东拟减持市值过亿,6家拟减持市值超5亿元,2家拟减持市值近10亿元,6家公司遭股东“清仓式”减持,5家公司遭实控人“清仓式”减持。截至10月9日,自9月25日以来已有近200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大部分公司称是股东个体行为,公司只是配合发布减持计划公告。

目前,伴随着努力提振资本市场的增量政策的实施,大规模减持行为已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在多个发布减持公告的上市公司股吧里,大量股民在吐槽:“减持要脸吗?”“刚涨就跑,太恶心”“吃相难看”“建议设减持板,全部上黑名单”“割韭菜,不道德”。有专家痛斥协议减持,称行使方便且金额巨大的协议减持,是受到证监会监管之后一种变形的杀伤性武器,当务之急必须堵住这股减持势头。

10月10日,北交所果断亮明态度:从严打击惩处违规减持,同时公布了多份自律监管措施决定书和纪律处分决定书,对三位投资者采取处罚措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规范约束机制,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长效机制。针对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出现的违规减持问题及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5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要求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强化各类“绕道减持”行为穿透式监管力度,有效规范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减持行为。为更好地化“被动”防范违规减持风险为“主动”合法合规减持,夯实支持中国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股权结构基础,建立证券市场股权减持平台显然是进一步推动中国证券市场法治化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可选主攻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已经发布的是减持计划公告,实际减持动作要到公告日起的15个交易日后才会落地。在此期间,证券监管等相关机构应该采取一系列具体工作,防止大规模减持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对于证券监管机构而言,要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加强对上市公司减持计划公告的审查,确保公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上市公司在减持计划公告中明确减持的原因、数量、时间等关键信息,并加强后续跟踪和监管;加强股东减持行为监控,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对存在异常减持行为的股东进行重点监控,并及时采取监管措施;提前介入与沟通,在减持计划公告发布后,及时与上市公司及其股东进行沟通,了解其减持的意图和计划,引导其合理安排减持节奏和方式,对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或不良影响的减持行为,提前进行干预和指导;根据市场情况和监管需要,不断完善减持规则和制度,提高减持行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对违规减持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对于司法系统而言,要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密切关注上市公司减持计划公告期间的市场动态,依法打击可能存在的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减持行为进行立案侦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与证券监管机构建立紧密的协作机制,共同打击违规减持行为,共享信息和资源,提高监管效率和执法力度;在减持计划公告期间,加强市场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置可能引发市场波动的异常情况,对恶意减持、造谣传谣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市场秩序和稳定。

面对当前资本市场的减持现象,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既要理解股东合理合法的利润锁定需求,也要警惕大规模减持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与信心冲击。国家加力推出的增量政策,旨在稳固经济增长基础,提振市场信心,这是不容动摇的坚定方向。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引导上市公司合理有序地进行资本运作,一定能够有效平衡股东利益与市场稳定,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本市场增量改革,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航船破浪前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防止“减持”成为“漏风口”

分享到:更多 ()
来源:国际金融报 编辑:上海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