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深陷财务造假风波的易事特复牌即跌停,同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股票简称由“易事特”变更为“ST易事特”。截至当日收盘,ST易事特收跌19.95%,每股报3.21元,总市值74.74亿元。
据了解,ST易事特涉嫌通过虚假贸易业务、融资性代采和代理业务以及数据中心集成业务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公司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其中,仅营业收入累计虚增超过40亿元。
正值证监会等六部委联合打击财务造假行为,本次处罚之力度、广度均有所上升。具体来看,ST易事特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00万元罚款;公司原实控人何思模被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其余14名涉事公司高管均被给予警告,并处以不同程度罚款。
5年造假逾40亿元
2023年5月,因涉嫌信披违规,ST易事特及第一大股东扬州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控制人何思模被立案调查。时隔一年,靴子终于落地。
据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及事先告知书》,ST易事特涉嫌于2017年至2021年进行财报造假。一方面,公司通过开展没有业务实质的虚假业务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利润总额;另一方面,公司以贸易业务为掩饰,实际开展具有融资性质的代采、代理业务以及数据中心业务,以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据统计,2017年至2021年,ST易事特通过上述行为共虚增营业收入40.74亿元、营业成本35.25亿元、利润总额3428.12万元。除2021年之外,其余年份虚增营业收入及成本均超过当年所披露数据的10%。
ST易事特还被证监会点名,成为从严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典型案例。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到,进一步严惩财务造假,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资深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与以往政策相比,《意见》由证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不再停留于行政层面,将进一步强化和公安、司法机关的协同,推动全方位、立体化追责。这意味着,除行政处罚之外,涉事上市公司或将面临刑事追责、民事赔偿等。
另据证监会披露,综合违法情节、责任程度等,已对包括ST易事特在内的5家上市公司信披违法案件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ST易事特方面,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00万元罚款;对原实际控制人何思模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公司董事长何佳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对张顺江、陈硕等13名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分别处以不同程度罚款。
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律师徐越惠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据现行证券法,对公司、控股股东或实控人财务造假的处罚上限由6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罚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由此可见,新法较于旧法的惩处力度更大。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证监会对于实控人拟处罚1000万元,超过了对上市公司的拟处罚金额。
关于投资者索赔问题,徐越惠表示,根据2022年1月22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投资者若因证券虚假陈述遭受损失且虚假陈述被揭露的,即有权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据其初步分析,在2018年3月15日至2023年5月11日期间买入,且在2023年5月12日及之后卖出或持有ST易事特股票的权益受损投资者,或有望索赔一定程度的投资差额等损失,但索赔条件及能否胜诉须以法院认定为准。
皮海洲认为,从当前情况来看,投资者索赔难度较大。后续应由有关部门综合运用特别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支持诉讼等方式,强化投资者赔偿救济,支持普通投资者发起民事追偿诉讼。
原实控人系违规“惯犯”
因财务造假被罚后,ST易事特及原实控人何思模火速致歉。据该公司公众号发文,何思模在全集团紧急专题会议上强调,ST易事特绝不回避问题,将以此事为鉴,用实际行动赢回大家的信任与支持。但打脸的是,类似的“反省”言论已出现不止一次。
在公众视角里,何思模是一个很矛盾的形象。公开资料显示,何思模出生于1965年,来自安徽宿松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1989年,退伍归来的何思模决心创业,凭借从银行借来的3000元承包了一家国营企业,公司主营产品为不间断(UPS)电源,易事特就此诞生。
据其回忆,创业初期的日子十分煎熬,何思模一度沦落至拣垃圾筒卖塑料瓶,甚至要靠卖血才能请人吃饭谈业务。在白手起家、“卖血创业”等故事光环下,他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客户,公司也得以继续运转。
2000年,何思模在东莞塘下镇投资设立了ST易事特的生产基地。数年后,他将公司总部迁至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大发展时期正式到来。2014年,ST易事特成功在深交所上市。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已扩大至智慧电源、数据中心及“新能源+储能”三大战略板块,易事特还连续多年登陆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全球光伏品牌100强、中国企业专利实力500强等榜单。
随着公司做大做强,何思模的身价也水涨船高。2017年福布斯华人富豪榜显示,何思模凭借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63亿元)的净资产成为东莞新首富。在2019年胡润百富榜中,其排名第684位,财富值缩水至60亿元。
何思模还曾多次公开表达裸捐想法,要将“有生之年创造的财富”都捐献给慈善事业。但有业内人士曾指出,何思模的捐赠对象是其控制下的百年东方基金,相当于ST易事特的表外资产,并未实现资本金与慈善款的分离,存在将资产“左手倒右手”的嫌疑。
在资本市场上,看似淡泊名利的何思模还是一只“黑手”,违规操作层出不穷。2017年年末,因利用“高送转”卖出公司股票获利近8000万元(税后),何思模被证监会认定为“操纵证券市场”。在次年5月下达的正式处罚中,何思模最终被罚没1.28亿元。另外,他还因短线交易行为被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罚款。
据媒体报道,在违法事实披露后,何思模在接受采访时致歉,并声称“我有错,必须改正,我也要从中深刻反省及吸取教训”。2018年6月,何思模辞任ST易事特董事长、总经理以及董事会下设各专门委员会的委员职务,何思模之子何佳随后接任董事长。
2020年9月,证监会再次公布对何思模的行政处罚决定,其内幕交易行为浮出水面。具体来看,2016年底至2017年初,何思模利用海陆重工拟重组标的控股股东透露的内幕信息,控制5个账户内幕交易海陆重工股票,合计耗资2455.19万元,最终亏损了176.84万元,并被证监会罚款60万元。
现据证监会调查,何思模作为ST易事特原实际控制人,在公司前述财务造假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拟对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至此,这位东莞前首富的违规之路或暂告一段落。
ST易事特的业绩面状况也不容乐观。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下降51.97%;归母净利润4603.01万元,同比下降57.5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09.21万元,同比下降111.91%。
对于业绩下滑,ST易事特解释称,主要原因系多项业务减少所致。此外,公司数据中心、光伏电站、储能电站总包业务均以项目建设进度确认收入,存在收入跨期确认且此类业务单个金额较大,导致公司业绩在短期内波动较大,长期对公司影响较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5年造假逾40亿元!ST易事特复牌即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