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笔者梳理发现,嘀嗒出行目前急着上市,有基于通过谋发展的方式来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危机问题的考量。
文:蔡小议
日前,嘀嗒出行在港交所公告称,该公司申请通过香港IPO发行3900万股股票,预计股票将从6月28日开始交易。这标志着嘀嗒出行历经5次闯关后,终于敲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
据公开信息显示,嘀嗒出行是一家出行信息的整合服务商,其商业模型是轻资产的业务模式,不依赖大量资本投资或流量购买,不拥有或租赁车队车辆,不承担任何汽车拥有成本,这种轻资产商业模式,使嘀嗒出行以最小的增量成本来快速扩大业务规模。
截止目前,嘀嗒出行旗下顺风车业务表现较为亮眼,该业务已覆盖全国366个城市,拥有约1560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自嘀嗒出行公司成立以来至2023年12月31日,已为约6940万名单独顺风车乘客提供了服务。
有市场媒体注意到,滴嗒出行目前账上躺着大量资金,且无银行贷款、以及其他借款,那并不缺钱的嘀嗒出行为什么急于上市融资呢?
据嘀嗒出行披露的公告解释称,本次上市所募资金拟用于扩大用户群并加强营销及推广计划、提升技术能力及升级安全机制、增强变现能力等。
但是,据笔者梳理发现,嘀嗒出行目前急着上市,有基于通过谋发展的方式来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危机问题的考量。
首先,从嘀嗒出行的业绩来看,2021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分别录得收入7.8亿元、5.7亿元、8.2亿元,经调整后利润净额分别为2.4亿元、0.84亿元及2.3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嘀嗒出行营收增长的背后与客单价的提高有关。2021年至2023年,平均每次顺风车搭乘车费分别为59.8元、64.3元、66.3元。
在其客单价上升的同时,嘀嗒出行对用户的奖励及补贴却在下滑。2021年,公司的用户奖励及补贴高达1.31亿元,占总销售费用的比例高达51.4%。随后,该项补贴出现下滑,到了2023年,用户奖励及补贴金额已经降低至7574万元。
由此可得出一个让投资者质疑的结论:用户补贴下降、客单价却在提升,嘀嗒出行拿什么去留住活跃客户呢?
此外,嘀嗒出行高度依赖的顺风车平台服务,又太容易触及到市场天花板。
具体来看,2021至2023年,来自顺风车平台服务产生的收入占嘀嗒出行当年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9.0%、90.5%及95%。同期,智慧出租车服务的营收占比从4.2%下降至1.4%,广告及其他服务的营收占比从6.8%下降至3.6%。
再从顺风车市场的规模来看,嘀嗒出行的“资本故事”缺少想象空间。
据公开资料显示,顺风车这一细分市场的规模天花板较低,从交易额来看,2023年顺风车服务只占中国汽车客运市场的4.4%。
另外,将顺风车作为主要业务的嘀嗒出行还面临政策合规性风险。因缺乏适用于网约车服务的发牌制度相关的牌照,嘀嗒出行顺风车平台累计发生57起行政处罚案件,其中36宗后续已撤销,余下21起行政罚款由5000元至30000元不等,合计约为55万元。除此之外,嘀嗒还被卷入诸多诉讼案件。嘀嗒出行作为被告共牵涉214宗汽车事故有关的诉讼,175宗已审结,其余39宗诉讼正在审理中,索赔总额约为1260万元。
嘀嗒出行自身也意识到了政策合规性风险的重要性。并公开向资本市场投资者提示风险:若有关当局认定嘀嗒出行的平台尚未取得必要牌照,或嘀嗒出行营运不符合相关法规,嘀嗒出行可能暂停营运,这可能导致用户大量流失,并对该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嘀嗒出行携带“合规性风险”,急着奔赴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