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照
今年以来,黑芝麻智能、地平线、纵目科技、佑驾创新、赛目科技等多家智能驾驶企业前仆后继地赴港IPO,以探寻新的生存空间。
在此之前,智能驾驶企业的理想上市地点曾是A股科创板。纵目科技曾于2022年11月递交科创板IPO招股书,拟募集资金20亿元用于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东阳智能驾驶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但在2023年9月,纵目科技主动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
与此同时,知行汽车科技(01274.HK)在2023年9月通过了港交所聆讯,并于12月20日顺利上市,成为港股“自动驾驶第一股”。
2024年1月5日,速腾聚创(02498.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
就在智驾企业前仆后继“驶向”港交所寻求的上市机会之后,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却由于估值和流动性等原因于2024年初从美股退市。
进退之间,智驾企业为何“取道”港交所?
排队上市为哪般
3月22日,黑芝麻智能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拉开了2024年智能驾驶企业赴港IPO的序幕。
作为一家车规级计算SoC及基于SoC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按2023年车规级高算力SoC的出货量计,黑芝麻智能已是全球第三大供应商。
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营收快速增长,从6050.4万元增长至3.12亿元,3年增长约4倍;但同时净利润持续亏损,黑芝麻智能2021年至2023年三年内亏损分别达到23.57亿元、27.54亿元、48.5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到99.66亿元。
黑芝麻智能在招股书中表示,净利润持续亏损主要由于持续的投资于研发,以及向投资者发行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研发开支分别为5.95亿元、7.64亿元、13.63亿元;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16.31亿元、17.14亿元、31.8亿元。
与此同时,黑芝麻智能披露,2023年下半年的平均每月现金消耗率相对较低,约为8790万元,若未来月平均现金消耗率保持在8790万元,预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将能够使公司维持15个月的财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以来,黑芝麻智能尚未获得新的融资。而随着多笔融资在2023年6月到账后,黑芝麻智能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98亿元。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国内智能驾驶企业目前主要还处在“烧钱”研发阶段。因为,整个行业的发展低于预期,更高阶的自动驾驶技术还没有突破,还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据招股书,黑芝麻智能此次IPO拟将募集资金的约80%将用于在未来五年间的研发,约10%将用于提高商业化能力,约10%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在黑芝麻智能向港交所递表之后,地平线、纵目科技、佑驾创新等3家公司紧随其后相继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与黑芝麻智能不同的是,地平线、纵目科技、佑驾创新深耕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均是市场领先的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解决方案供应商。
但这3家公司同样难逃业绩持续亏损的境地。2021年至2023年,地平线年内亏损分别为20.64亿元、87.2亿元、67.3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75.23亿元;纵目科技年内亏损分别为4.34亿元、5.88亿元、5.64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5.86亿元;佑驾创新年内亏损分别为1.4亿元、2.21亿元、2.0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5.68亿元。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这3家公司的业绩持续亏损也是由于前期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等原因。2021年至2023年,地平线研发开支分别为11.44亿元、18.8亿元、23.66亿元;纵目科技研发开支分别为2.72亿元、3.35亿元、3.69亿元;佑驾创新研发开支分别为8220.1万元、1.39亿元、1.5亿元。
此次IPO,这3家公司不约而同地“剑指”研发。其中,地平线表示,拟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未来五年内的研发,包括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核心关键技术,但未披露分配比例;纵目科技拟将募集资金的约74%于未来三年用于研发;佑驾创新计划将约40%的募资资金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和招聘及留任相关研发人才。
张翔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汽车行业搭载的驾驶辅助主要以L2为主,但国内智能驾驶市场主要被国际供应商垄断,而对于中国本土智驾初创企业来说,研发上的投入大,竞争异常激烈。
5月29日,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技术的公司赛目科技也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书。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赛目科技研发开支分别为2712.7万元、3090.3万元、7133.1万元。赛目科技表示,此次IPO拟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未来四年持续投资研发,以提升公司的技术能力及提升关键技术的竞争力。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有望入华,一旦FSD进入中国,国内智能驾驶创业团队将面临巨大考验,因此在此之前各家智驾企业也是积极融资以推动自身加速发展。而IPO可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推动业务发展和技术创新。
扎堆港股又为何
但是为什么智驾企业把上市的目的地瞄准香港?
日前,安永大中华区发布《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报告,报告称A股严把准入关口,IPO发行进一步收紧。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预计共有44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329亿元,IPO数量及筹资额同比分别下降75%及84%。
随着资本市场监管政策持续加码,企业上市门槛提高,A股IPO排队企业数量已由2023年末的767家下降至2024年6月10日的526家。同时,A股IPO终止数量不断增长,其中主动撤回企业占比高达97%。另一方面,IPO首次申请企业数量锐减,年内截止6月10日,A股仅有2家企业首次申报IPO。
相较之下,港股市场表现较好,今年上半年预计共有28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121亿港元,仅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和32%。随着港股流动性等各项市场指标逐渐改善,投资者情绪有所提升,今年二季度IPO数量和筹资额环比分别上升33%和52%。
这其中,内地企业继续主导香港IPO市场。自去年下半年起,不少内地企业已咨询或启动赴港上市项目,今年以来气氛更见进一步加强。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认为,选择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一部分筹划赴港上市已久,另有部分则由于A股IPO发行收紧而“改道”港股。对内地企业来说,港股上市的周期相对较短,以目前的监管环境而言,亦较A股上市有更高确定性。
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称,将进一步加大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融资。
图源:中国政府网
何兆烽表示,内地企业启动赴港上市工作的数量在今年3、4月开始明显增多,相信第三季度申请企业数量会大增。
纵目科技在招股书中也提到,港交所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领导者,可以为公司提供直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渠道、增强公司集资能力及拓宽公司筹资渠道及股东基础,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业务形象。
佑驾创新也在招股书中表示,考虑到整体市场环境,以及把握国际市场机遇的未来战略,在港交所上市将更有利于公司发展,因此决定暂停A股上市计划并赴港上市。佑驾创新此前曾于2023年8月9日启动A股上市辅导,并于2024年5月23日终止了与辅导机构的上市前辅导委聘协议。
张孝荣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动驾驶技术是实现智能化交通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现阶段面临包括技术成熟度有限、软硬件成本偏高、基础设施水平低、数据丰富度欠缺、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多重因素的挑战,而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关键则在于技术突破、成本控制及政策支持。
“考虑到整体市场环境和国际市场机遇,港交所可能提供更有利的融资环境和市场认可度。因此,赴港上市有助于企业把握国际市场机遇,进行更广泛的战略布局和合作。”张孝荣补充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上半年A股IPO数量下降75%,智能驾驶加速“驶向”港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