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杰奎琳与英女王一同出席活动,两人都穿蓝色裙子,但一眼可见高下。
伊丽莎白女王,英伦历史上的璀璨明星,她在世界舞台上的时间超过了90年,在政坛上也停留了超过70年。尽管身处高位的女性常常难以避免被“以貌取人”,但这位在政坛上屹立70多年的女王却成为了颜值的象征。
在1961年,一段趣事至今仍被人们热议。当年,肯尼迪总统的夫人杰奎琳随夫出访英国,成为了美国第一夫人。
当美国总统肯尼迪与他的“最美第一夫人”访问时,英国的“精神领袖”伊丽莎白女王自然不能错过这次机会,亲自接待他们。
然而,这个接待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尴尬的事情:女王与杰奎琳竟然穿了同一条蓝色的裙子。
在那个时候,35岁的伊丽莎白女王和32岁的杰奎琳相差仅3岁,两人都站在了世界舞台的最高峰。尽管她们的款式不同,甚至色彩也有很大差异,但由于她们的身份和地位,她们的服装被认为是撞衫,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然而,人们常说:“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
杰奎琳深信,这次尴尬的“撞衫”相遇,自己是赢家。她并非自大或盲目自信,也不是因为美国民众的赞美而迷失自我。
这份自信来源于她对自己穿搭能力的深深认可。
身为美国名门望族的千金,后来又成为肯尼迪之妻,美国的第一夫人,杰奎琳对自身的装扮非常重视。杰奎琳的“最美第一夫人”称号,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她的才华赢得了美国民众的赞誉,因此被尊称为“最美夫人”。二是,凭借名媛的视野和丰厚的财力,杰奎琳对服装搭配有着独特的见解和风格。
杰奎琳,曾被誉为“时尚女郎”,她的声名远播不仅限于政坛,也在时尚界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离开了菲利普,女王仍然保持着她的王后地位,而离开了肯尼迪,杰奎琳则无人知晓,这是一个悖论。
杰奎琳通过打造独特的“杰奎琳风格时尚”,最终在与伊丽莎白女王的撞衫事件中,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胜出。
二十七八岁,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学术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自信。并且,从当时的角度来看,杰奎琳和女王的撞衫,或许杰奎琳才是真正的赢家。
杰奎琳曾直言女王“平庸无趣”,这番言论虽冒犯了女王,但从时尚角度来看,杰奎琳的淡蓝色长裙确实引领了潮流。
而女王的礼服则显得普通,但这并非女王不懂时尚,而是作为英伦王,女王的言行都代表国家,因此,她的服装都具有中庸的特点。
女王的着装以“恰到好处”闻名,虽然在时尚角度看起来稍显朴素,但从时间的维度来看,女王的搭配无疑是经典的代表。
她的露肩锁骨深蓝长裙,即使在女王那个时代可能看似普通,却能突出女王的高贵气质。而这种“普通中带出高贵”的感觉,即使经过了几十年的时光流转,依然鲜明可见。
女王的衣着风格是她自我研究出来的,是她对“服装界”定义的“伊丽莎白女王风格”的坚持。她的穿搭看似平淡无奇,但却经典不过时,不论岁月如何流逝,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风格源于她对国家的承诺,她年轻时就继位,当时英伦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她向全国人民发誓,她会维护王室的荣誉,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欲戴上层冠冕,必承其重担。女王心底,对时尚的追求与热爱与常人无异。然而身为女王,其着装风格不能过于张扬,否则便失去了神秘与尊贵;同时又不能过于平庸,否则便失去了气度与风韵。
因此,女王精心研究出一套专属于自己的着装准则,如今被定名为王室风格。
遵循这条穿衣原则,王室女性以女王的规范着装,确保了王室成员不会引发非议。此外,从现代的眼光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女王的穿着看起来缺乏特色,但女王本人本身就是一大亮点。
伊丽莎白女王,一直以成为维多利亚女王那样的人为目标,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她注重言谈、学识、武力、骑射等各个方面,甚至是言行举止。
这些要求虽然让女王感到乏味,但却增添了她独特的气质和魅力。有人曾说,看伊丽莎白女王的照片,尽管年轻时她并不出众,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她的气质和风韵却愈发迷人。
这种美,我们称之为韵味,它源于一个人内在的深度和广度,超越了表面的美丽,从内而外地流露出来。这种美,我们通常称之为风度。
有趣的是,在时尚界有一句经典的话:风度,永不过时。
在回首1961年时,我们不难发现,杰奎琳与伊丽莎白二世的“撞衫”事件,或许从时尚角度来看,杰奎琳略胜一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女王用岁月证明了自己的时尚眼光是准确的。
尽管在服装选择上,女王似乎输给了杰奎琳,但从仪态和面部表情管理上来看,女王却占据了上风。她挺拔的身姿和极致的表情管理,让她的一米六几的身高显得无比气派,相比之下,身高173cm的杰奎琳则显得站姿普通,表情管理也显得失败。
所以,从人的角度来说,杰奎琳输给了女王。
时间飞逝,两位同样身穿蓝色连衣裙的女性杰奎琳和伊丽莎白女王,从现在的眼光看去,胜负一目了然。她们的穿搭在今天看来都显得平淡无奇,然而她们的气质却有着天壤之别。
这充分证明了,女王风格才是永恒的经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1961年,杰奎琳和英女王出席,两人一样穿蓝裙子,却一眼见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