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Y-生活与科技

你创作的,就是头条
一起分享生活指南
首页 > 娱乐

配角比主角更让人泪目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迈克·克拉克·邓肯,这位身材巨大的演员曾经在很多影视剧中露过脸,可惜因为长相问题他饰演的正面角色不多,对他在《夜魔侠》中饰演的恶棍老板邪恶且充满力量感,本世纪初他还在巨石强森刚刚出道时主演的《蝎子王前传》里和主角对打过一段,两个巨人的打戏十分精彩。

再者便是《绿里奇迹》,这部电影可算是他为数不多的主演作品。虽然名义上汤姆汉克斯是主要演员,但观众们至今对这个外表与灵魂差异颇大的角色赞不绝口。邓肯更凭借此片获得了2000年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另外,我对斯蒂芬金的印象也通过《绿里奇迹》得以改观,以往认知中我认为他是个特别善于营造氛围的恐怖小说作家,由他编剧的《绿里奇迹》则把温情向弄得很煽情。影片中对一座监狱中各种死刑犯的角色展示也各有特点,有趣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效仿一般同类型题材电影那样专注在“救赎”这个层面上展现主题,看完这部电影后,观众心中可能依然充满了遗憾,只是遗憾中夹杂一些不易察觉的温暖。

说到底,都是肤色惹的祸。

1

直至今天我依然认为如果类比的话,《绿里奇迹》中的约翰科菲(迈克·克拉克·邓肯 饰)是一个悲剧版的怪物史莱克,同样身材高大,同样面目可憎,却同样心存温柔。只是处于美国社会当时的种族对立时代,让这个人物背负了注定的命运。

影片还较为写实地呈现了上世纪1930年代美国电刑的执行过程:

在受害者家属和记者们隔着玻璃的围观注视下,死刑犯坐上电椅,执行狱警打开电源并为犯人戴上黑色面罩,把沾满水的海绵放在犯人剃了头发的头顶上,然后检查所有的通电装置,最后由长官宣布经州法院核定执行死刑。

接着发布行刑指令,狱警通电。在一阵电流声中,死刑犯颤抖片刻死亡。

《绿里奇迹》详细展示了三场电刑,以上步骤也全部呈现。

电影先行将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设置在监狱,还是一座专门关押死刑犯的监狱中,似乎狱警们的生活也被“嵌”在了固定的、无奈的、麻木的工作中:

看着进来的死刑犯们各自不同的面貌,邪恶也好,忏悔也罢,最终他们都无一例外被送进行刑室,让受害者家属们诅咒憎恨,让媒体记者详尽记录行刑过程然后写成新闻刊载到报纸上作为震撼罪犯的样板,这些都是死刑犯们留给世界的最后贡献。

直到科菲出现。

这个身材异于常人的高大黑人在镜头特写下展示出惊人的强壮,主管保罗(汤姆汉克斯 饰)和狱监威尔(大卫摩斯 饰)在他身边宛如孩童一般。

电影对演员克拉克的身材做了镜头处理,实际上身高196CM的克拉克同身高183CM的汤姆汉克斯站在一起时并没有那么夸张的身高差,只是为了贴合人物形象做了处理。以便让如此“巨大”的“罪人”与随后角色内心的善良呈现反差的艺术感。

迎来本片真正意义上的主角时,这个故事当然也就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

保罗发现这个新来的大个子黑人虽然外形凶悍却胆小得要死,他进来的第一天就问晚上会不会把灯都关了?他睡觉时怕黑。然后他发现这个黑人有着异乎寻常的超自然力量,他的手放在人身上就能把这个人体内的病痛转移过来从而消除病人的痛苦,但自己也会从口中吐出一股貌似无数小虫子组成的“雾气”,接着便精神萎靡地睡上一天。

在几次意外中,保罗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这个黑人是个“天使”,他是上帝派到人间来消除人们病痛的“天使”。

然而这个“天使”身上却背负着两条女孩的性命。他被指控用极端瘆人的方式杀害了两位女孩,还被女孩的父母抓个正着,人们看到他时,他正搂抱着女孩们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可人们不假思索地把他痛打一顿后便判了他死刑。

理由很简单:

一个身材魁梧内心卑劣的黑人,带着天然的“理所应当”的仇恨虐杀了白人女孩。

这是重罪。

2

“他们请求上帝宽恕并接受电刑后,他们所犯的一切罪孽都偿还了.”影片中的警官说。

通常可以理解为这是当时美国社会,至少是监狱内部对死刑和死刑犯被执行死刑的理解。

然而《绿里奇迹》中的死刑犯们依然逃不脱观众的审判,在观众眼中这些死刑犯有的已经在死刑前就忏悔了,而有的始终想要带着罪恶的灵魂奔向地狱。

科菲不一样,这个人用痛苦的眼泪传递给所有人最直观的幻象,或者说曾经发生过的最真实的悲剧: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个白人青年用邪恶的目光注视着一对无忧无虑快乐单纯的姐妹,然后……

然后科菲用他的超自然能力把作恶的狱警当成“媒介”让他开枪射杀了真凶,又让保罗看到了事情的真相更感受到了科菲内心的痛苦,科菲说:

人间如此惨烈,你们如此凶恶,我累了,该回去了。

早已成为他朋友的狱警们悲伤地看着这个心怀慈悲的大个子,科菲只在临刑前提出唯一的要求“我从来没看过电影,我想看看电影。”

在影厅里,科菲笑得像个孩子一样。身后坐着的保罗和威尔眼中充满复杂,保罗甚至暗示想擅自放走科菲,但科菲拒绝了。身为观众我尝试解读科菲的心态,对于1930年代的美国来说,黑人,尤其是已经被宣判死刑的黑人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何况,这个“天使”一心想要回到上帝的怀抱中。

虽然影片从未明示上帝的存在,但对于直至上世纪宗教信仰尚属浓厚的美国社会而言,《绿里奇迹》中关于死刑的诠释已经很好地说明了“忏悔”的对应者是谁。

实际上电影用近十分钟左右的时长刻画了科菲临行前的心态和狱警们的悲伤,这里还是要重点说一下该片的宗教意味,国内很多观众对类似《绿里奇迹》这种影片可能会简单地以为是“美式正能量”弘扬的真善美,其实影片一开始就通过很多人物细节与台词暗示了其中基督教(新教)在当时美国社会的影响,包括保罗的妻子第一次出场,导演在这里给了一个特写:妻子戴着一条银质十字架项链。这表明了两人的基督徒身份。

从狱警们在保罗家聚餐时的对话也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基督徒,大概率都是新教徒。

同后世许多描述1990年代的美国监狱狱警跋扈麻木的形象不同,《绿里奇迹》里大多数狱警可以把他们理解为“有信仰的、穿制服的、平和的美国日子人”。这一点可以从他们对待死囚的态度(唯二的反派除外)上也能看出来。

对于保罗等人来说,科菲是人生中“我所见到的圣人”,奈何因为当时环境影响,科菲必须走上电椅。

行刑那天,保罗依然记得第一次遇到科菲时对方跟他说“怕黑”的话,所以他没有给科菲戴上黑色面罩,科菲面对行刑室里依然认定他是凶手的受害者家属时说“我感受到了仇恨”,威尔则赶紧告诉他“那你感受到我们了吗?我们不恨你。”

显然,这也是一种基督教(新教)关于“爱人如己”的意义呈现。

3

无论如何,《绿里奇迹》的魔幻主义色彩依然很浓重。掌握超自然治愈能力的黑人,拥有一副高大的身材和柔软的内心,凭着“怜悯众生”的慈悲心迅速收获观众的眼泪。

同样也是因为魔幻之外,编导尽力给观众创造出真实的假设。毕竟现实生活中关于“超自然能力”也不是什么冷门话题。而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对魔幻题材的偏爱让他在一座监狱内就完成了对观众们的灵魂拷问:

曾几何时,你们也曾先入为主地认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影片中那只被踩死后又被科菲救活的老鼠也是一条暗线,契合了主人公保罗多年后的回忆,一人一鼠同样证明了科菲的“圣人”临世的奇迹:

被治愈的保罗活过了远超一般人的年纪,在百岁时依然回忆着曾经见证的奇迹。影片最后,当他在仓库中见到那只同样活到现在(1990年代)的老鼠时虽未多言,但观众们已经通过奇迹认识到了科菲的圣洁。

我想这也是能够打动观众的元素之一,眼泪,说教,慈悲也许都无法映证故事想要的震撼,奇迹可以,活生生的人和鼠可以,他们都可以证明这世上存有神迹。

这里还要提一嘴导演克德拉邦特,他也是个神人,了解他的观众自然都知道他目前导演生涯中最著名的三部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和《迷雾》。

《肖申克的救赎》属于自编自导的作品,后两部都是和斯蒂芬金合作的电影。

此外,2010年他执导了美剧《行尸走肉》第一季,2014年担任编剧的美版《哥斯拉》上映,加上上世纪1980年代-1990年代或编或导的《猛鬼街3》和《活埋》等,可以看出他是个类型跨越很大的导演,但我个人认为最出彩的还是1990年代这两部同样涉及监狱题材的《肖申克的救赎》和《绿里奇迹》。

其中《绿里奇迹》的指向是多重的,涵盖了宗教、法律、种族和生命意义。从这个层面分析,我觉得它比《肖申克的救赎》立意更高一些。

很多年后当我翻到一段经文时忽然想起这部电影,又想起已故十年的演员迈克·克拉克·邓肯,活着更直观地说想起那个用生命经历烟花的男人。我不了解导演与编剧在影片中赋予的更多的含义,但我想,一段经文或许能够完美诠释电影里那位比主角更令人难忘的角色:

“我离世的日子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之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圣经 提摩太后书四章6-8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配角比主角更让人泪目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分享到:更多 ()
来源:四味毒叔 编辑:weMedia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