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电影圈大事,当属第60届金马奖。
这一届金马话题度不减。
终身成就奖授予一代女神林青霞。
还诞生了史上最年轻的影后——12岁的林品彤。
但鱼叔想说的,是这次的金马影帝吴慷仁。
又一个底层出身,被骂不会演戏,如今却用十六年逆袭影帝的奇迹。
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天的另一个颁奖礼上。
张颂文拿下了年度实力演员奖杯。
两位看似没有交集的演员,却意外有太多相似之处。
甚至有人说,吴慷仁是台湾版的张颂文。
为什么这么说?
干脆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位台剧顶梁柱,新晋影帝——
吴慷仁
之所以说二者相似,当然因为他们都是好演员。
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追梦之路,又有互相映照的痕迹。
比如,丰富的「打工」经历。
张颂文24岁才去考北京电影学院。
在此之前,他因家境早早出来挣钱。
端盘子、做挂历、装空调,转行之前导游正做得有模有样。
大家也都知道,这些在其之后的作品里给了他相当大的养分。
而吴慷仁同样如此。
家境使然,他初中便开始打工,高中还未毕业就走上工地。
做过水电箱焊接工、餐厅服务生、超市店员、地摊小贩......
被挖掘去拍广告前,他已经在一家酒吧工作了五年。
27岁入行前,做的工作已经超过40种。
换句话说,这是实实在在为了生计「上过班儿」的。
这样的经历放在作品里,成就的是表演上的生活感。
吴慷仁曾出演《俗女养成记》里陈嘉玲的叔叔
阿清
。
阿清每次出场,头发梳得锃光,一副归来的城市人光鲜模样。
但事实上,作为家里纵容溺爱的小儿子,阿清总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他去外面做生意屡战屡败,还欠了三十万外债。
迫不得已,才回家找钱。
出演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吴慷仁设计角色半穿皮衣,走路姿势也特意吊儿郎当。
被父亲拆穿时的窘迫与害怕,尽数表现在搓动的手指上。
生活化的细节让角色虽然戏份不多,却意外惊喜生动。
这样的小细节,后来延伸到今年的口碑台剧《有生之年》中。
主人公高嘉岳可以说是平行时空里的阿清。
四十岁这年,借家里一百万开的餐厅经营不善被迫转让。
恋爱十二年的女友怀孕,孩子是别人的。
平时混不吝的人,也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人在绝境反而想家,便回到了来处。
台剧的烟火气本就浓厚,吴慷仁的表演就像水溶于水。
不小心掉落又顺势捡起的烟,家人间的互动和对话,全无念台词摆动作的造作感。
反而让人沉浸其中,深觉人与生活的临场感。
也正因这种细节搭建起的活人感,让吴慷仁所饰演的角色更容易与观众建立共情。
就像家人无一发现高嘉岳的自杀念头,只有侄子无意间看到了他的遗书。
嬉皮笑脸暗淡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感染到观看者的多层次悲哀情绪。
这种暗藏人生况味的无言时刻,需要演员调动个人情感经验完成。
正如吴慷仁自己所说:
「如果我没做过建筑工,就不知道肩膀能抗多重」
生活感的来源,是鲜活的人生。
也像张颂文在《隐秘的角落》中一段精彩的吃馄饨戏。
同样将少年时失去母亲的愧痛注入角色中。
过往阅历也让演员的理解力增强。
而这,恰恰是演员能成就角色,也带领观众沉浸作品中的重要原因。
以成长经历来看,二人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更多隐秘的故事里,他们又各有别样的人生。
张颂文的表演实力有目共睹。
从娄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的唐奕杰开始,到《隐秘的角落》和《狂飙》。
他每次进入大众视野,都能引发观众对其演技的认可。
似乎多年来,他缺的不是演技而是被看到的机会。
相比之下,吴慷仁显得幸运得多。
入行没几年,就搭上了台偶的余晖。
在爆款《下一站,幸福》里饰演温柔守护女主的花拓也,收获了一批关注。
四年之后,又凭《爱在旭日升起时》中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张廷旭一角拿下人生第一座男主角奖杯。
这一年,也仅是他入行第五年。
之后,更是直接杀疯了。
《出境事务所》《麻醉风暴》《一把青》《我们与恶的距离》《俗女养成记》《她和她的她》《模仿犯》《华灯初上》《有生之年》......
口碑爆款台剧频出,既是劳模又是演技代表。
视帝奖杯也早就收入囊中。
如今更是凭电影《富都青年》首次入围金马奖,就夺下影帝奖杯。
吴慷仁的演艺之路,看上去平步青云。
但其实,即便在领奖台上,他还在说「我是一个不太懂得表演的人」。
这或许是他的自谦,但也并不完全是在凡尔赛。
吴慷仁确实经历过演戏迷茫期。
还在广告演员阶段,讲五个字要重拍二十次。
在现场被导演骂得狗血喷头。
也就是在那之后,吴慷仁下决心要认真学表演。
他的努力,大家也有目共睹。
吴慷仁没有经纪人,自己选本子敲定一切。
一方面磨砺自我更重剧本质量,一方面有意识地将触角伸向更多作品题材。
这次的获奖之作,就是他极力争取来的。
另一方面,拼命三郎式的冲劲儿。
对多样化角色的尝试,经常让观众惊呼戏路太广,堪称演艺界「变色龙」。
前脚还是《与恶》中,在舆论前维护法律正义的人权律师王赦。
后脚,就在《华灯初上》里出演热舞「妈妈桑」。
可以是《一把青》中深情抵不过乱世,命运令人心哀的郭轸。
也可以是《她和她的她》里,性骚扰女同事的恐怖油腻男。
能在《白蚁》中暴瘦三十四斤,破尺度全裸出演有异装癖的边缘人。
四年后,再度暴瘦二十二斤,「自毁形象」。
紧接着,又在两个月内胖四十斤,演出《我没有谈的那场恋爱》。
今年的获奖作品《富都青年》里,他饰演一位聋哑人阿邦。
不仅提前去马来体验融入环境,将自己又一次晒得瘦黑。
电影全程也没有一句台词,吴慷仁仅靠肢体与表情来表演没有身份的外来人处境。
夹缝中的挣扎与无奈,却仅通过片段也能有所感知。
不难看出,吴慷仁同样信奉感受与方法两派。
但更相信每一次尝试积累起来的「自己」。
真正的聪明人,都是做苦工。
可与此同时,他仍深觉表演太难,自己真的不太会。
入行十几年,不过才完成从「原来我是个演员」到「我只是个演员」的意识转变。
也无法避免犯错,出演过不那么优秀的作品,甚至是不适合的角色。
但也正如李安与吴慷仁的对话。
勉励其「宁愿犯错,不要无聊」。
好演员当然深知其意,被触及柔软的心底共鸣,当场落下泪来。
吴慷仁的经历,让鱼叔再一次感受到努力这个词的本质含义。
毕竟,如今的内娱,「努力」已经变成了一种人设。
既可以用来卖惨营销,又能被饭圈当作洗脑话术。
然而不管是鲜活的生活,还是努力的精进演技,似乎都只停留在虚假的口号中。
反观张颂文和吴慷仁。
好的演员,总是相似的。
他们努力,是带脑子的努力。
疯狂减重增肥又或毁形象,并不是最终目的。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全角色。
也正因如此,他们更知道什么时候没演好,知道什么是好演技。
才会怀抱着「再来一次我能更好」的想法不断向内要求。
他们既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守住「在寒冷里坐得住的这颗心」。
有意识地,或者自觉地选择了一条与逐利主流相悖的艰难之路。
另一方面,他们也对行业有着理智判断。
明白即便娱乐圈看似花团锦簇,实则不过是闪光的泡沫。
堕落或是坚守,都是自我决策。
大环境市场繁荣确实更好。
但归根结底,这类好演员的生存根基依然依赖的是好作品。
就像吴慷仁能出头,自身努力之上还仰赖台湾地区多样性的文化环境。
而成就张颂文的,也是诸如娄烨这样的导演。
以及《隐秘的角落》《狂飙》这种水平的作品。
所以吴慷仁即便在得奖时,还在有意识地在呼吁能有更多选择。
这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更多同样坚守却未能出头的「吴慷仁」和「张颂文」们。
可话又说回来,鱼叔相信内娱并不缺好演员。
但为何,想要看到张颂文2.0却只能望向对岸。
下一个朴素的奇迹,又会在何时到来呢?
全文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张颂文2.0,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