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剧照。
在短视频刷到“穿越皇后爱上我”“赘婿翻身成霸道总裁”时会嫌弃划走的朋友们,恐怕没有想到——
这些看起来比奇葩广告还尴尬的网络短剧,已经默默做成了大生意。
这两天有一则新闻流传,国内某公司旗下的短剧App,最近在美国iOS娱乐榜上冲到第一。
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一群外国脸,在屏幕里上演中国式的狗血爱恨情仇。
我慕名去看了最受欢迎的《亿万富翁丈夫的双面人生》,从第一个镜头就嗅到了熟悉的狗血味。
简单来说,这部剧就像是《情深深雨蒙蒙》和《宫心计》的超级浓缩体。
女主角是美国版依萍,从小惨遭父亲抛弃,如今为了给妈妈换肾不得不回头找狠毒的继母一家借钱。
还被那个会花2万块买包(这手镯好贵呢,要20块)的同父异母妹妹羞辱:“我可以借给你钱救妈妈,只要你愿意嫁给老王家的那个傻私生子。”
至于老王家的私生子,人设类似《宫心计》里陈豪演的那个皇上。
生在富贵人家,但因为身份特殊遭人忌惮,不得不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人傻又爱犯事儿的花花公子。
接下来的故事,相信阅狗血片无数的大家已经都能猜个大差不差。
阴差阳错成为夫妻的男主女角,展开了一段激情四射的先婚后爱故事。
顺便让男主角扮猪吃老虎,夺回属于他的一切。
而其中大概以每两分钟一次的频率,插入爽文标准打脸情节。
比如反派以为女主嫁了个丑八怪,结果在婚礼现场当场变脸;
奢侈品店一开始看不惯女主的寒酸,听说男主要买店里最贵的一双鞋后,立刻换上谄媚表情进行跪式服务。
不知道外国人看了作何感想,反正中国网友立刻觉得这狗血味儿对了,“醇正、浓厚”。
谁能想到,当年以拍“赘婿”题材而打响名头的狗血短剧行业,已然自己拿到了赘婿翻身剧本。
APP走出海外、市场规模将超200亿,因为开机剧组太多,让横店几乎变成了“竖店”(竖屏观看)……
“以前都笑我不登大雅之堂,如今我身家百亿,成为影视大亨。”
这走势就连初代短剧男主“赘婿龙王”看了,都要给大家表演一个歪嘴笑。
现在哪怕是自认品味绝佳的人,也无法保证会在这个一分钟能刷到5个短剧片段的环境里,忍住自己点进“下一集”的手。
有网友跟朋友吐槽“怎么会有人花钱看这种土玩意”,结果朋友嘿嘿一笑,说已经在各种看剧小程序上花四五百块了。
不怪咱们意志力弱,只怪敌人太狡猾。
如果说初代短剧市场像是小型连锁饭店,只会吸引一部分对它感兴趣的人来消费;
那么现在2.0版本的短剧就好像是旅游区景点外的饭店,老板在门口发传单、招揽试吃,就看谁会忍不住诱惑进店花钱。
这个“试吃”环节,指的就是你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无意刷到的这种剧情——
“悲情皇后重生成现代豪门太太,千方百计想帮总裁纳妾。”
“都以为他是窝囊废,谁知却是权倾天下的龙殿殿主。”
乍一看,你还以为这又是什么影视博主给热播剧剪辑的“小美大壮”版本。
花2分钟连看3集(对,就是这么短)才发现这不是经过浓缩处理的电子榨菜,根本就是维持人类娱乐生命体征的营养药丸——
全是精华,没有包装。
无需知道什么是“龙戒”“神主令”是什么秘密信物,一部现代商战片里为什么会出现战王和战神,以及皇后娘娘跟高冷总裁之间怎么就从相看两厌变成火花四溅了。
只需悠然自得地欣赏浓度极高的打脸反派装X现场。
就拿“揭秘身份”这个梗来说,我小时候看《康熙微服私访记》最喜欢的就是康熙亮出皇帝身份、坏人仓皇下跪的桥段。
当年的电视剧十几集才揭秘一次,还是步子迈窄了。
现在的惯常操作是5分钟给你来上10次。
所有人都以为男主是穷鬼,没想到拍卖会上拿出1亿元陪大家玩玩,让全场富人当众震惊;
女主上厕所时发现神秘档案,发现丈夫竟是掌握了300家上市公司,以及一个暗夜军团的神王;
反派女冒充假千金,结果被真千金拿着信物当场拆穿……
这样高浓度的刺激剧情,只需花费几分钟甚至十几秒,你可以随时在老板走过来时切换回工作状态,或者继续刷下一个炸裂情节。
谁能忍住不看?
当然,正如试吃的目的是为了引你去消费,当你真正开始沉浸在剧情里的时候,它又往往会在最让人心痒难耐的地方停下。
比如在赘婿剧中,当全场所有人都在嘲讽男主,突然来了一个可以证明他身份的人时,情节通常会停在这句话后面:
“大胆,你可知他是谁?”
而在“霸总爱上我”的题材里,当男女主为经济拮据吵架之后,剧情又会停在男主偷偷的一个电话之后——
“奶奶/某下属/某朋友,你帮我个忙。”
反派们听说男主的真实身份会如何反应?财富滔天的男主要如何解决与爱人的感情危机?
故事戛然而止,而在视频最后或是评论区里,会出现一行颇具诱惑力的大字:
“点击下方,观看完整剧情。”
根据我的观察,这行字是决定你是否选择走入短剧宇宙的分水岭。
有些人会转头去寻找其他的电子榨菜,但也有人在诱惑面前没忍住,狠狠地按下那个“@xx短剧”的标签。
如今市面上的短剧,大多以社交平台上的小程序、而非独立的APP为载体。无形中也就降低了大家追剧、甚至付费追剧的门槛。
这切换是如此丝滑,你甚至会以为自己只是点进了某个视频合集。
在小程序里,通常还能再看几集免费的剧情。
但同样又是在某个动人心弦的剧情节点,你的手机屏幕上会无情地跳出一个付费通知——
至此,你也就完成了从被试吃吸引,到犹豫地走进店铺,再到坐下开始点菜的全过程。
剩下的就是吃完交钱了。
如今很多人会把短剧类的爆火,全部归因为大众“我是土狗我爱看”的心态。
但这只能解释短剧的出现,却无法解释它能“赘婿翻身”,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
一个很普遍的疑惑:现在各个公司每天产出那么多短剧,能成爆款的就那么几个,其他人还不亏到裤衩都不剩?
其实短剧跟普通影视“三年磨一剑,一部爆款吃三年”的商业模式完全不同。
目前市面上哪怕是被公认小成本的常规剧集,通常也是拍摄成本占大头。
就像是你开一家餐厅,无论有没有人来吃,都得先投入一大笔房租、装修费、采购费……
然而短剧更像是卖水果,贵的不是水果本身,而是运费。
放在短剧行业就是尽可能压缩拍摄成本,大头是宣发、投放费用。
两者的差距大到什么程度?根据媒体报道,现在拍一部短剧的拍摄成本就是三到五十万,但爆款短剧的宣发,可能两三天就花几千万。
这些钱都用来干什么了呢?主要就是用来找到它的精确受众,并把受众转化为付费会员。
所以不要埋怨自己的意志力太差,毕竟能推到你眼前的短剧片段,都是为你量身定制的“鱼饵”。
一个短剧团队,剧本可能是剧本杀编剧写的、拍摄可能是MCN公司搞的、演员可能就是在网剧里都演不上男N号女N号的小透明——
但宣发团队,绝对是专业的。
根据影视行业号的爆料,一部短剧从上线开始,投放团队就要进行紧锣密鼓的投放策略尝试和调整。
是选短视频平台作为主推战场,还是网文平台或者手机广告?
推广时的算法标签要打给哪个人群?
剪辑的方式是影视解说二创还是直接放原片?
甚至很多短剧为了吸引更多类型的观众,还会在免费章节的部分剪出不同版本的故事线。
你刷到的是赘婿在丈母娘面前受尽屈辱,我刷到的是神帅暗算蛰伏多年后大杀四方。
最后咱们在同一部短剧下面相聚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当然这一切只为了最终目的——让更多的人充钱、买会员。
因此你也就可以明白,为啥会有那么多影视圈的人都要到短剧里分一杯羹。
如果说传统影视行业的难度是女娲造人,那短剧的拍摄难度就就相当于女娲往地上甩泥点子。
前期投入小、风险低,而宣发花的钱又是可控的:推广效果好就继续加钱,效果不好就干脆放弃、下一部走起。
只要获得的会员费超过推广费用一定比例,那剩下的就都是利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今短剧主打的就是最简单的薄利多销逻辑。
这些小程序一般会提供包月会员和分集支付两种方式,价格通常是一集几毛钱。
看起来挺便宜,但别忘了它一集的时常也才1分多钟,十几块钱也不过刚刚填满当天的厕所摸鱼时间。
而且就像某些网文连载7、8年还不完结一样,有些受欢迎的短剧也会越拍越长,让你不知不觉花了上百块还是没看到结局。
当然也有这种决策失误、无法弃剧的。
有业内人士说,因为短剧观众随时存在弃剧的可能性,所以他们在拍摄剪辑时会把情节高潮点分散在每一集的剧情中;
而愿意为此买单的人,其实也并不指望能在这些“神王”“霸总”的故事里筛选到什么精品,不过是想在紧绷生活这不到两分钟的间隙里,寻求一份最直白的刺激。
“电子榨菜”这个词刚刚出现的时候,大家还会讨论这东西健康不健康,会不会影响大众的审美品位。
当年边吃边怕显得太low,如今到主动搬一箱箱的“电子榨菜”回家,还得挑挑品牌。
今天,有媒体报道微信将持续打击违规短剧,共处置下架小程序内违规微短剧114部,处置严重违规发布微短剧的小程序账号163个。
此前不久,抖音、快手等平台也发布相关治理公告,治理重点包括一夜暴富、天赋异能、速成神功等夸张题材。
或许很快,我们就不会在频繁面对“被狗血剧情吸引到想花钱”的诱惑。
当然了,最顶级的短剧观众,还要数那些坚持不充会员的人。
很多短剧为了保证推广效果,会在不同的账号上放出不同的集数和剧情。
多少人自嘲,“在网上东凑一集西凑一集,我就这样靠‘捡破烂’看完了一整部短剧。”
大家早就已经承认,多数人就是需要这样简单重口的电子榨菜,来配你我这份寡淡的人生。
不说了,我这就去社交平台上找下一个让我“一眼万年”的狗血故事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骂着骂着变爆款了,还捧红了今年最“土美”的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