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在网上提出过一个问题:
如果《明朝那些事儿》不是当年明月来写,而是历史专业人士撰稿还会不会受欢迎?
在回答中,大多数意见是“不会”。
理由很简单:
思维逻辑
即“你这个文章是写给谁看的?”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他们更善于用专业角度铺叙一件事情,并保持客观。
而《明朝那些事儿》不是,它以一种主观立场将作者的情绪写进明朝三百年间的故事中,比如对“盛世”的理解,当年明月认为盛世是丰衣足食的正常年代,如果一个国家总是鼓吹盛世,说明这个国家处于不正常年代的时间太久了。
他还认为中国的盛世时代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皇帝不干预老百姓发展,这样就会出现繁荣景象。这么简单的操作,为何皇帝做不到呢?
这本书里金句频出,如:
“大明第一定律,千万别惹王守仁。”
“明帝国最高地主委员会,明帝国全国地主代表大会,明帝国宫廷、明教长老会议沉痛宣布:伟大的农民阶级革命家、汉族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乱世中的英明政治家、厚黑学的伟大实践家、坚定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英明的宗教领袖(明教)杰出的反贪污贿赂实践家——明太祖朱元璋同志于公元1398年驾崩,年七十一。”
“老百姓家的孩子,辛辛苦苦读几十年书,考得死去活来,进了朝廷,再被踩个七荤八素,这才修成正果。生肖都是属于狐狸的,嗅觉极其灵敏,擅长见风使舵、无事生非。”
像这类“调皮”的措辞,绝不会出现在正统历史学家的著作中。
这也是当年明月当年风云一时的原因:
他把读者当成朋友,用文字侃大山,“我就是个野狐禅,不是大宗师,我们之间没有距离”。然后,《明朝那些事儿》从天涯社区开始发酵迅速火遍全网。
当然,人红是非多。当年明月和《明朝那些事儿》如日中天时也被人诟病“不够严谨”,今天也有人说它“太多个人主观色彩”,但是,《明朝那些事》确实火了。这也是“文艺作品究竟想要取悦谁”的问题所在——
诞生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天涯社区关闭,之后的时代中,许多“大家”和“专业人士”还是干不过民间“野狐禅”,归根结底就是“放不开”,或“不敢放得太开”。反倒是“素人”博主时常一鸣惊人,他们没有思想包袱,更没有偶像包袱。遣词造句也没进入自证陷阱,反而以精准的、直击痛点的观点迅速引起共鸣。
这些博主和当年明月一样,试图用最具个人化的观点和最通俗化的表述获得支持。
当视频时代到来时,他们的文案也依旧立足普通人的视角,并采取最易懂的措辞试图说明一件事,由此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实际上看似恶搞,甚至恶俗的文案在欧美国家的通俗文化中并不鲜见,它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很不正经的外衣下是力求让所有人最大程度地了解一种观点或一段历史。
小破站《历史那些事》于2018年火速出圈,正是如此。
“1
《在下东坡,一个吃货》。
这是《历史那些事》第一季第一集的内容,讲的是苏东坡。
2018年正处于内地互联网文化蓬勃发展阶段,B站弹幕文化领先各大视频平台,这个汇聚大量年轻网民的文化载体采取大胆尝试,将历史中的诸多人物通过最接地气的形式表现出来,简单地说就是“拍给年轻人看的历史纪录片”。
所以,苏东坡在《历史那些事》中打开的方式与众不同:
随着旁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苏东坡登场。
主题围绕他精彩的吃货的一生做出种种场景重现,其中他穿越到现代品味“东坡肉”这一段模仿了日本《孤独的美食家》,每每讲述时,旁白道“点赞、投币、收藏”……
苏东坡成了“治愈系”达人,他治愈自己的方式就是“吃”:
被贬到哪儿就吃到哪儿。
这位20岁就凭借才华声名盖世的才子,一生都在颠沛流离。
依据史书记载,东坡居士朝堂失意,同时得罪了改革派和保守派。
他是个不完美的人,政治上也是个失败的人。
但《历史那些事》没有刻板评价,它只是告诉观众:
这个吃货,他一生都在苦中作乐。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这些地方,苏东坡吃出了境界——
没钱买羊肉,就吃羊蝎子。
猪肉无人爱,独创东坡肉。
海南多崎岖,最爱大生蚝。
这些如今家喻户晓的美食,都是苏东坡一路行来一路吃的“文创产物”。在其背后,是他悲催的仕途:
45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59岁不愿参与党争被贬惠州、60岁站错队被贬儋州……
贫穷、疾病、离散几乎将其压垮。
苏东坡题诗曰: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但纪录片里“苏东坡”跳出历史与观众互动,他可以化身探店博主,也可以当说唱歌手,以年轻人熟悉的样子讲述人生低谷时的鲜活可爱。
中国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在《历史那些事》有趣、鲜活的描述下,纷纷跳出史家严肃的“圈禁”,和观众在情感上建立人生共鸣:
谁在乎苏东坡一生成败?他是潦倒的雅痞,也是“躺平”界的至圣先师。
谁规定了历史人物就一定要简单刻板地一分为二?年轻观众为什么不能接受更酷炫的人物解读?
《历史那些事》,就是用不正经的方式解读历史人物。
“2
《历史那些事》第一季带给观众,至少带给我的感受很明确:
喜悦。
乾隆、隋炀帝、溥仪、鼎……让人物和故事生动起来。
讲述隋炀帝那一集里,画风变成了王家卫的镜头语言。隋炀帝杨广当年给太子杨勇挖坑上位,时光轮转,2013年扬州,其墓被人挖掘发现,发现者也叫杨勇。足够志怪,也足够让人嗟叹报应不爽。
搞怪之余,《历史那些事》每一集结尾都引用名人名言,如莎士比亚的“时间是审查一切犯罪的最老练的法官”、张爱玲“生活就是一袭华丽的袍,爬满了虱子”、尼采“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诙谐之余逼格拉满。
演员虽然都不是大腕,但演技了得。钟文斌、胡艺潇、母焌成、杨澍……第一季里几位主演在每一集中轮番担任主演,哪位出场都能压阵。饰演苏东坡和杨勇的演员钟文斌还曾凭《历史那些事》小火了一阵。看他微博,发现他主业是话剧,我曾以粉丝心态与他在微博上互动一番。
如此,喜悦之情更甚。
即便今天看《历史那些事》第一季的播出,依然能感受到全体主创、主演对网络文化的兼容创作,网梗、漫梗、“致敬”名场面,还有每集旁白的“胡说八道”,大笑之余怎能不让人对这部另类纪录片印象深刻呢?
如今《历史那些事》已经出到第三季,拥有了一批固定粉丝。
打破次元壁,结合当下时事,站在观众立场上解读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是通过情境引导观众情绪,使之与千百年中的人物在某一刻产生共鸣。
《历史那些事》都做到了。
“情绪”价值,是这类文化作品能够快速赢得观众赞誉的最主要原因。
不是镜头解析、行业标杆、角色探讨等等,这些都是取悦高端网友的套路,但他们不是主流消费群体,就像很多打高分的影片往往票房上不去一样,道理显而易见:
大多数人喜欢从最通俗的角度接纳他们愿意接纳的观点,谁掌握大多数人的G点,谁就能破圈,影视剧和小说都遵循这个原则。
因此回过头看《明朝那些事儿》与《历史那些事》,都是通过不甚“严谨”的解读,把主观情绪代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东坡居士一生功业表面上看好像发明了无数美食,实际上人们更爱在大笑过后赞叹其坚韧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记得当年明月围绕明朝庙堂争斗时,同样赋予很多小人物最质朴的评价,如在“万贵妃狠抓计划生育”那一章中,重点提到了朱祐樘得以幸存的原因:
一群人的善良。
“3
“良心未泯的张敏保护了幼小的朱祐樘,然后,是许许多多下层的宫女太监们自发地加入了这个行列,帮助照顾他,保护他,更帮助纪宫女保守这个秘密,尽管他们中任何一个人都随时有机会去出卖这个秘密,尽管他们知道,出卖这个秘密可以让他们获得想象不到的荣华富贵。但没有人这样做。于是,在打个饱嗝说个悄悄话都能传到万贵妃耳朵里的后宫,这个秘密被保护了下来,整整五年,万贵妃竟然很天真地认为这个孩子早已被处理掉了。这不能不说一个奇迹。
尽管那时候的朱祐樘尚未记事,但是从他记事开始,一定会有许多人为他反复地讲述这段奇迹。朱祐樘也一定学到了他人生里的第一课:善良无敌。这个信仰影响了他的一生。”
当万贵妃得悉后宫竟有“孽种”后,张敏的结局就是死亡。当年明月写道:
“张敏------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看大门的宦官,却做出了无数名臣名相也未必能够做到的事情。面对死亡的威胁,他选择了良知。
舍弃生命,坚持信念,去履行自己的承诺。这种行为,我们称为舍生取义。
张敏,是一个舍生取义的人。”
没有历史学家的客观冷静,没有立足宏大叙事的高瞻远瞩,只有一个人最朴素的价值观。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沉浸在阅读和观看时自发代入的情绪中,能达成共鸣的唯一条件只有“说人话”,破圈的精髓也是“说人话”。
2018年《历史那些事》第一季的成功历历在目。
虽然至今也有人评价说“不够严谨”,但它广泛传播,雅俗共赏,谁能说它不成功呢?
我倒希望这类文化产品多多益善,让人在品读历史的同时迅速代入,就像看电影和电视剧一样,高分未必受欢迎,低分未必无佳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在下东坡,一个吃货」…谁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