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热搜话题,蛮有意思。
#过去一年周冬雨的院线遭遇#
遭遇了什么?
三部一番电影《燃冬》《鹦鹉杀》《热搜》,票房均不及预期,《燃冬》三人海报还被乐子人玩成互联网热梗。
凡此种种,不得不对其观众缘和扛票房能力产生迷惑。
周冬雨怎么了?
明明是继周迅、章子怡后,炙手可热的三金影后,去年却有盛大开场、潦草收场的趋势(票房与口碑不符预期)。
她是真的落败了,还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来聊聊她。
周冬雨挺奇特的。
大家好像挺熟悉她,细想之下发现一点不了解她。
如她所擅长饰演的角色——文艺与悬疑相结合的不确定、模糊感,她也给人捉摸不透的感觉。
一团迷雾,看不清她。
其实看不清、看不懂,是因为瞧不出破绽。
像她饰演的安生,永远一副眼睛弯成月牙的笑脸,仿佛这个世界没有她在乎的人一样特立独行,好像什么都满不在乎,一笑了之,不被任何人任何事牵绊。
这个时候的安生并非没有魅力,只是过于自洽得像个傻子,自然难让人共情。
终于跟七月起争执时,显露了端倪。
安生的不在乎是故作姿态,她羡慕又得不到七月拥有的东西,只好不在乎,于是刀柄对准七月时,刀尖刺向的是自己。
心理学说,优秀无法吸引一个人,“创伤”才会,这样遍身伤痕的安生,怎么不教人怜爱?
同样的,你再看周冬雨。
《热搜》路演时,有人问她怎么缓解面对恶评的压力?
一般这种问题,网友是想看本人的真实情绪,表达焦虑、自我怀疑,甚至立清醒人设,都不失为一种跟观众建立情感联结的方式。
但你看她的回应:
多关注让自己开心的事,就自然不存在这个问题。
周冬雨说的未必不是真实想法,却也背离了网友预期,让提问一拳打在棉花上。
由此难免让人怀疑,你真的有那么洒脱吗?还是姿态高,不在乎别人意见?
平时甚少跟人互动,可以笑说自己没啥粉丝,也不怎么回应网络争议,显示一副不在乎的态度。
你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平面的、高处的周冬雨(还有三金含金量争议),但凡有作品不符合预期,或者语言行为被挑出不妥帖之时,非议便随之而来。
飘一开始也看不懂她,直到看到戴锦华对《七月与安生》的评价。
她说,七月是主流社会价值所在,是安生的匮乏所在、内心理想人生之所在,电影也只有安生一个人,讲的是安生和她自我镜像的故事。
安生身上投射了消费文化与独生子女政策汇聚下形成的个人主义倾向——
不再关注“我和你”“我与他”“我与我们”,而关注“我与我的镜像”。
留下的是一个人和一面镜
留下一个照镜式的体验
是我们在我们的镜像面前想象性的优越、丰满
或者是极度的自卑、自怜和艰辛
来源|B站@戴锦华讲电影
戴锦华将电影触碰到的这种症候归纳为,新一代年轻人所面临的个人主义绝境的状态。
如此长篇幅论述安生,周冬雨又何尝不是这种症候下的一个样本。
即,作为一个个体,似乎无法再和其他个体建立社会性联结,而只有自我和想象性的自我镜像。
忽然发现,从前看不懂周冬雨是因为坐标系不对。
横向既不能拿她跟不同赛道的杨紫等90花比,纵向跟周迅、章子怡等大花又隔着天然的代际沟壑。
而当用90后这一代的特质去观察她,她的所作所为并不难理解。
因此,要看清周冬雨,无需再去细剖她,只需换个视角。
跟很多90后一样,周冬雨是个很独我的人。
跟她合作过的同行们就没少评价她“调皮鬼马”“脑回路清奇”。
《喜欢你》导演许宏宇评价周冬雨
但她调皮的目的不是为了引人瞩目、讨几句嗔怪,而是喜欢从“我”出发去思考、代入。
周冬雨常说,自己的思维很跳跃。看她的访谈节目,也的确常有冷不丁幽你一默的时刻。
有次采访,主持人问她,在超额完成当影后的计划后,下一个五年有啥计划?
她说,还是当影后吧,因为我也当不了影帝。
来源|《光影》
这种自带幽默感的发言,就很符合90后天马行空的普遍特质。
前不久上微博之夜领奖送祝福,她直接借同台领奖的朱一龙、张小斐的名字,大玩谐音梗——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龙”年大吉,一“斐”冲天!
当主持人问她:都说你之后很多大火的角色有安生的影子,你怎么看?
她又是这么回答的——
“走路的时候我有时候就喜欢看自己的影子。如果也有人喜欢我的影子的话,我也挺开心的。”
来源|《光影》
这回答一方面显得不拘一格,一方面也透露出一点——
相比外部世界,她更关注自我。
换句话说,她更倾向于关注镜像中的自己,更忠于自己的直觉、感受和追求。
好比她最近在抖音连更旅游vlog,全程素颜出镜,画风依旧鬼马随心。
尽管评论区依然在攻击其身材样貌。
但她显然也没太把网友对自己的看法放心上,倒和视频中那股自在松弛劲儿遥相呼应。
难得的是,周冬雨的随心个性和内在自我并非营造的人设,而是天生的、有迹可循的。
微博日常里,就总见她素面朝天,笑得一脸没心没肺,简直和出道初期没两样。
而作为演员来说,这份随心作用在周冬雨的表演上,也助益她自成风格。
在很多合作过的导演眼里,周冬雨属于“不按照套路”“无法按设计的戏走”的一类演员,却也能靠自己的直觉和灵敏给人带来意外和惊喜。
就像《后来的我们》导演刘若英评价她的——
“她的那些随性是你没办法控制的地方,因为我自己是演员出身,我能够理解,那就是她会精彩的原因,她没有按照这个常规逻辑,精彩来自于她本身的个性,不知道她要干嘛,可是给你的东西是意外的。”
由于长相不符合主流审美,性格也不够圆滑,其实周冬雨一直在被大众无意中以更高的不同要求对待着。但好在,她并没有跌进钻牛角尖、以致磨平自己棱角的怪圈。
相反,就像大鹏说的,周冬雨是他见过极少数特别自洽的演员,很自在,不内耗。
面对《燃冬》争议,她说,既然我们拍它,就是为了观众去观看它、评价它,你不能左右观众跟着你的意思走,想明白这点就好了。
来源|B站@淘票票官方
所以,周冬雨圆融自洽、看开争议,放在90后坐标里不难理解,是因为她内心有一座坚固的自我世界。
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主张、价值和秩序,不在乎的人和事不在她的世界里,因而不容易被外界影响和动摇。
她身上还有一种普遍存在于90后身上,被叫作极致钝感力的东西。
具体表现为,习惯独处,又怕麻烦,因而性格率真、直接,不会想太多或在意无法改变的事而浪费精力。
这也是大鹏羡慕她的地方。
同为演员,大鹏自曝总会敏感地纠结自己是否为某部片的第一人选,但同样的问题抛给周冬雨却有另外的解法。
对于这些自己压根控制不了的事情,她只需要果断将其判为不重要的“正常工作流程”,接着反向激励自己要演得更好,别辜负对方的选择。
来源|B站@淘票票官方
尽管这份有些钝的实诚劲儿,有时显得和成人社会规则有些格格不入。
但至少在她自己的世界秩序里,是畅达到让人向往的。
在有关周冬雨的讨论中,很多人提到女演员在电影圈夹缝中求生存的困境,事实上,眼下也的确有更便于她生存的另一方舒适区——
制造下沉话题收割讨论度和流量,凭借营销CP高效吸粉,收获更快变现的国民度和路人缘。
很多热心网友也给她支过招,大可以学着变身“钮祜禄·冬雨”,在线反黑。
如果说不讨喜是她的错,那让自己变得讨喜,把自己异化成不同的人设去迎合不同人群的想象,也不失为一种挽回口碑的制胜套路。
但,这就很不周冬雨了。
为什么依然只有周冬雨能成为90后女星里电影圈资源和能力的TOP?
除了业务能力让她有得选,更关乎她自己的主观选择。
你会发现,无论是看不清周冬雨,还是喜欢周冬雨,都是因为她做的比说的多。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外表活泼豁达、钝感力拉满的她,也曾度过漫长的人生低谷。
由于性格倔强,不愿向别人展示自己压抑的一面,因此受到质疑和自我怀疑时,她便会逼着自己刷大量片子。起初只是为了消磨情绪,后来电影无意间也帮她找到自己、丰富自己。
来源|抖音@一刻talks
即使是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公众人物,周冬雨也深知语言在互联网上的苍白无力。两年时间英语肉眼可见地突飞猛进,也能窥见她不喜欢袒露自己,而喜欢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做派(这一点很水瓶)。
尽管一时难被外人理解,但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沉浸在自己世界也有好处——
会自己跟自己比,求变求进步。
周冬雨对自己的表演,是有要求的,甚至有点“既然花了时间就尽量把事情做好”的极致。
《Vogue服饰与美容》
如果说她的随心个性总能给表演带来意料之喜是一种天赋,那对万事万物保持好奇、喜欢观察和挑战,则是从“自我”出发的天选演员的必备技能。
而这也决定了她具备不断在表演上寻求自我突破的意识。
《Vogue服饰与美容》
周冬雨说过不喜欢给自己设限,但回看她所有作品,看似拍片杂,其实还是沿着之前的路子深耕,即文艺自我探索与悬疑犯罪两手抓。
周冬雨其实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因此你会发现,她这些年的选本路线,都是既符合她的特质,同时也不乏开拓性的。
除了喜欢文艺片,她本身也具备得天独厚的文艺气质。
如今荧幕形象已实现从清纯少女到轻熟女性的蜕变,但这股文艺范儿始终能得到充分发挥。
这些年周冬雨主演电影探讨的话题都不乏社会性。《燃冬》,传递当下青年的时代情绪;《热搜》,试图揭开信息时代的黑暗面;《鹦鹉杀》,讲述杀猪盘受害女性的自我疗愈……
而每个角色于她,也都有自我突破的挑战性。
走的不是当下的主流路线,却是作为电影工作者正在趟着过的河。
种种尝试和摸索,都只为专注做好电影一件事。
来源|《小万专访》
面对这么多无端的指责和恶意,其实很难忍得住不为自己辩几句,即便没多余精力向全世界证明“我有多好”,但出于本能,也会下意识反驳“我没你们说的那么差”。
但周冬雨很沉得住气,她从不跟随风评舆论自证,只是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本事在圈里挤占一席之地,做自己喜欢,并认为正确的事。
因为欣赏张猛导演的《钢的琴》,也想支持胶片电影,于是和张猛团队合作,自己主演并出品了文艺片《阳台上》。
来源|@bilibili星访问
还乐于挖掘新剧本,支持青年创作、扶持新人导演。
《鹦鹉杀》合作导演和编剧麻赢心,《热搜》导演忻钰坤,《燃冬》导演陈哲艺,都是华语电影的新锐导演。
只要看到喜欢的剧本,哪怕没有适合自己的角色,她还是想用自己的能力帮他们把梦想的种子,播撒在华语电影的土壤上,让观众品鉴成果。
来源|B站@淘票票官方
而她自己也在一步步朝着更稳的方向发展,前不久刚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把电影之路越走越宽。
尽管外人不明所以扣锅也好,替她叫屈也罢,于她自己,却未必不是一种内在的良性循环。
她心里清楚得很,风评是虚的,自己的实力、喜好和信仰,才是实打实可以掌握在手中的。
正如她出道初期也曾一度被灵气等等声音簇拥过,如今也深陷“落败”质疑,未来搞不好又会被掌声重新捧起,只有眼下继续精进的演技和不断自我突破的信念不会背叛自己,而且只会助益自己。
或许自遭受第一声质疑起,周冬雨就已开始出征。
任周遭枪林弹雨,但眼里的对手,始终只有她自己。
这样不求全的周冬雨,或别扭或不够讨好,但于她自己,未尝不自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CYQY-生活与科技 » 张艺谋看错人?从学生妹到“熟女”,为何她口碑持续下跌、票房潦草收场